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湘画坛一弥勒

(2015-08-15 06:58:15)
标签:

文化

收藏

 

很多年前的一个大早,周漾澜带一个同学到著名书画家胡六皆家里玩。

同学名叫成五一。“他家住在五一路五十一号,所以叫五一。”胡六皆觉得这个名字蛮有意思,欣然写下一联:“五更晓色来书幌,一片冰心在玉壶。”周漾澜赞道:“这个集句集得妙啊!上句苏东坡,下句王昌龄。对仗工整天衣无缝!”胡六皆老先生颔首:“小周不错,还晓得诗的出处。”周漾澜道:“句子我都记得,就是冇得六爹配得这么巧妙。”老先生闻言颇喜,面带得色:“差距就在格里!”

周漾澜当然晓得差距就在格里,这正是他爱往老前辈屋里窜的原因。很多年后,漾澜兄谈起自己的交友哲学:“年轻时要会跟老年人玩,成年后要会跟异性玩,老了要会和小孩玩。”和老人交朋友,能学到很多艺术上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

周漾澜年轻时就天生福相,圆头胖脸大肚腩,整天笑呵呵的,活脱弥勒佛模样。脑子灵泛,人又好学。当年没有手机,流行写信。跟别的年轻人用钢笔写信不一样,周漾澜写信都用毛笔写繁体文言,他的书法和文笔都颇有根基,所以很得老先生们的欢喜,引之为“忘年交”、“ 漾澜小友”。当年长沙诸多名家的屋里,周漾澜哪家都能推门就进。系发挽袖铺纸研墨,拿筷吃饭打火点烟。

除了曾晓浒、欧阳笃材两位恩师授业之外,颜家龙、周昭怡、杨得云、廖海廷、李立等大师都乐于教他两手。临案瞟学,潜心融会,更是不在话下。得到诸多名家大师的栽培和浸润,三十年来,漾澜兄由书法而篆刻,由篆刻而绘画,触类旁通自由生发。当年的“ 漾澜小友”已然磨砺成为画坛中的一方翘楚。

漾澜兄的画,跟他的体型一样饱满。构图顶天立地,笔墨四面出纸,处处充满张力。就像张无忌装进布袋和尚的乾坤元气袋中,左右横溢、上下奔突,苦不得出。我是外行人赏画,只能看个热闹。只觉得漾澜兄的画极少留白,与我以往见过的国画家作品颇有不同,似乎也与中国画之传统不符。漾澜兄笑答:“我留的白,只能到纸外去找。”

刻意留白,白也不白。性情使然,何不任之。作画是如此,作文何尝不是如此。愿与漾澜兄共勉之。

 

南宫浩 2015.8.1写于未晚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