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缓解殡葬用地紧张,大力推广塔葬制度

(2013-07-24 11:09:48)
标签:

杂谈

缓解殡葬用地紧张,大力推广塔葬制度

    根据2011年5月3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统计数据,长沙市6区3县总人口700多万,其中市区人口约350多万,按长沙地区人口死亡率5.92%—7.17%计算,长沙市每年死亡人数约15—20万,减去其中的婴幼儿,成年人死亡数不低于10万,若以每座坟墓占地1.5平方米计算,长沙市每年需要殡葬用地15万平方米(约合200多亩)。
    虽然火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人们本着“入土为安”的旧观念,亡人火化后仍然要葬入土中并建造坟墓,就形成了死人与活人争夺土地的局面。要真正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必须改变人们的丧葬习俗,树立节能环保的新思想新观念,建议推广塔葬制度,以缓和用地紧张状况。理由如下:  

 

一、  塔葬历史悠久。

公元前六世纪,佛教就开始建宝塔供养释迦牟尼舍利,从此寺院的宝塔便承担供奉僧人和信众骨灰的功用,成为几千年来亚洲各国的主要丧葬形式。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采用塔葬方式,如著名艺人罗文、张国荣、梅艳芳的骨灰都葬在佛教寺院的宝塔内。

 

二、      塔葬容量巨大。

长沙地区有寺院70座,全省寺庙近2000座。以洪山寺为例,佛光塔共9层,塔基座占地面积400平米,可存放骨灰2万多个,每平米可容纳骨灰50个,仅一座寺院就为国家节约土地4万平米(约合60多亩)。


三、塔葬符合“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

与开放式的土葬不同,塔葬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塔葬没有露天墓碑,清静整洁,庄严肃穆,不影响市容市貌,也不会造成遍地坟茔的“视觉污染”。祭奠时无须燃放鞭炮纸钱,便于集中管理,大幅降低了山火隐患。

三、      塔葬经济实惠。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墓地价格每平米高达5万元(某些城市甚至规定必须5—7平米以上起购,著名相声演员侯跃文的墓地价格100多万元),二线城市的均价也上万元。广大的中低收入者怨声载道“死不起”。相形之下,塔葬费用则少得多,对特困家庭和残障人士则优惠或完全免费,极大地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存放保管的时间也长,一般可达50年以上。

    综上所述,塔葬是现阶段最值得推行的丧葬形式。由于我国的殡葬事业由民政部门独家管理,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无权经营,塔葬处于一种“合理不合法”的尴尬境地。保护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生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死有所葬”是一个涉及所有人乃至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大事。因此,我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因地制宜,及时反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规条例。宣传、鼓励、推广塔葬。

                                          开福区政协委员    增慧、黄守愚、南宫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