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小火炉
(2012-11-21 16:14:27)
标签:
文化 |
分类: 酒肉穿肠集 |
红泥小火炉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这首小诗,最适合冬天阅读。据说,这只是白居易随手写的一张小便条,却温暖了一千多年。
绿蚁酒,是一种米酒,愈新愈好。色绿,上浮一层象蚂蚁般的米粒,通常是烫热之后喝的。此酒度数大约不高,可能微甜,略带米香。
红泥小火炉,九零后的可能没见过。液化气时代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用煤炉子。妙的是“红泥”二字,黄泥黑泥的就俗了。而且还“小火炉”。一股温情弥然纸上。炉子想必是烫酒用的,或许也能玩玩烧烤。大火炉,就不堪了。锅炉旁喝酒,固然热力四射,但缺了雅趣。
最妙的是“晚来天欲雪”。想必二人住得不远,眼看天要下雪了。老白酒瘾发作,心中焦渴,独饮又无趣,急着邀酒徒同饮。但哥几个都是文化人,不能猴急啊!总不能写:“酒好,菜多,人傻,速来。”那就不成体统了。
于是,老白慢斯条理地道出:“能饮一杯无?”无字是语气助词,本没有意义。但用在这里,乃是千金不换的。堪比曹孟德“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的那个“耳”字。酒鬼文人的语调、神情,尽在此中了。
我想,接到这张邀请函的“刘十九”是不能不赴约的。不来就辜负了这坛绿蚁酒了,辜负红泥小火炉了,辜负情真意切的主人了,最重要的是辜负了这首诗了。而且得赶紧来,耽误不得。过一会那雪就落下来了,那酒就老了,那红泥小火炉就冷了。这场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小酌想必是如期进行了,最后的结果想必是“座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我如是刘十九,那晚必将大醉一场――“这么好的诗居然写给我了,这辈子都值了!”
南宫浩 2012年11月改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