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后人《画说湘军》
(2011-09-27 23:39:29)
标签:
文化 |
湘军后人《画说湘军》
陈树先生的新著《画说湘军》是一本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曾、左、彭、胡为代表的近代湘军领袖的生平故事。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本人即湘军之后。其祖母是云贵总督刘长佑、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后代;其祖父陈暄将军系山东巡抚陈士杰的嫡裔,在抗战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湘军后人《画说湘军》,可谓别开生面,也更真实可信。
“湘军”一词,在中国流传不过一百多年。有两句话最为著名:一为“无湘不成军”;一为“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湘军声名之隆,一时无两。但近几十年来,湘军的历史地位并不彰显。窃以为有两个原因:其一,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现行的历史教材中,但凡农民起义无一不好。而湘军是靠镇压农民起义发家的,所以不宜谕扬;其二,湘军的重要领袖之一左宗棠收复过新疆,虽是奇功一件,但收复过程中杀戮太甚,如果褒奖,深恐影响民族团结。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清白人都晓得,太平天国实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荒唐最无耻的农民政权。倘无这群不怕死的湖南人的奋斗,神州不知会沦落到怎样的田地?湘军不但解救人民于水火,为“同治中兴”奠定了基础,也推进了历史的进程。左宗棠收复新疆,则更是惠及至今泽被千载的丰功伟业。羸弱的清朝居然使沙俄把吞下去的领土又吐出来,这在近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它不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显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决心和力量,也促进了新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然而,时到至今,在我们的历史教学大纲上,湘军及其领袖们仍未获得其应有的历史荣光。我只能一叹再叹,扼腕三叹。
陈树先生多次探访湘乡、湘阴、新宁等地,更远赴甘肃、新疆。通过他的实地考察,探明了江忠源墓的确切地点,并查实左宗棠祠后园假山就在长沙湘春路工人文化宫内。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新宁县白沙镇全田村时,正逢几十年一遇的大旱,刘长佑的墓碑正巧从水底露了出来……这些首次曝光的珍贵图片,向我们展现了湘军当年战斗的壮丽图景,以及身后寂寞的冷火秋烟。作为湘湖子弟,实有必要了解一下我们的先人是如何浴血奋战,如何精忠报国,如何“打落牙齿和血吞”。这些真切的史实,现行的历史教科书里是没有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