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踢就踢得漂亮

(2010-06-15 11:11:51)
标签:

体育

学生时代的我笃信“60分万岁,61分浪费,然而,当我看到足球场上的10主义盛行的时候,却忍不住要跳起来骂了。你们是顶级学府的高材生啊!在全世界最敞亮的舞台上,怎么能这么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呢?

球迷们早也盼,晚也盼,盼了四年才等来一场世界杯。渴望的是刀刀见血,意气风发的比赛。可是自开赛以来,除了德国队的“大四喜”令人赏心悦目之外,诸多1011的“小屁胡”使人气闷。教练们小富即安,球员们小胜即退。宁可难看地活,不愿漂亮地死。

尽管有不少战例表明,小富即安是可能付出代价的。当年意澳之战,希丁克在场上多一个人的有利局面下,采取保守策略,没能给意大利人致命的一击,对手置之死地而后生,于是也就有了格罗索的左路经典突破,有了托蒂终场前的点球绝杀。但实践告诉我们,在更多的情况下,10主义确实是最简单,最稳妥的战略。有更多的例子证明:荷兰人追求全攻全守最后只捞了个无冕之王,西班牙自诩为欧洲拉丁派结果每次都早早出局,葡萄牙踢得漂亮结果丢掉了欧洲冠军。

功利的10主义不受球迷的欢迎,它使比赛的观赏性大为下降,但越来越多的教练选择“10”主义。谁也不愿意为了打漂亮的攻势足球而葬送了自己和球队的大好前程,何况这是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可以预见的是,在小组赛之后,南非赛场恐怕会出现更多的“10”。

小组赛时,单循环赛制使得各队有回旋余地,一场比赛的胜利与否对球队出线虽然非常重要,但不是绝对,球队还有绝地反击的可能。但进入淘汰赛则不同了,残酷的生死之战,使得不少以进攻为荣的球队也不得不打起保守的战术,各支球队都会采取在稳固自家防守的前提下,找机会偷袭一下对方的大门。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在“10主义的泛滥之下,无数惊险的攻城拔寨的计划将胎死腹中,无数狂野的具有攻击天才的球员将被闲置于板凳之上。功利思想使比赛的性质离足球的本质渐行渐远。足球的本质是:设法把球射入对方的门中,而不是其它。

我认为,为了使足球比赛更好看,国际足联应制定一套新的鼓励进攻的规则。可以参照当年美国NBA禁止联防的规定,限制防守方的行为。也可尝试将禁区缩小,限制守门员的活动范围。还可将间接任意球改为远距离点球。诸如此类。

总而言之,作为球迷,我们希望看到“98”、“64”之类的比分,而不是10的“小屁胡”。

写字人 南宫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