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饕餮江南 (之一)

(2009-11-11 15:49:31)
标签:

休闲

旅游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早春二月,去了一趟江南。

这次去目的极为明确,就是一个字“吃”!行程是上海,乌镇,扬州,南京。同行者杨公子和龙少爷,二位爷对景致兴趣不大,都是吃货。

上海:

在上海吃的是连锁店“上海人家”。三个人,我点了六个菜,一凉五热,不少了。杨公子仍嫌不够,又加了两道菜,理由是:“第一天,要吃好。” 扣三丝是正宗本帮菜的做法,颇鲜美。其它不说了,单提一下红烧肉:腴肥可口,肉香格外浓郁。我们仨同为湖南人,所吃红烧肉可谓多矣。但杨公子誉此处为生平所食第一,我也有同感,破例吃了四块。

翌日清晨,早早起来。大呼小叫,匆匆梳洗毕,便沿街寻觅早点。肉馅汤圆一碗四个,状如小儿拳,馅也扎实,只比乒乓球略小。味道尚好,吃完一碗汤圆已感八分饱。龙少爷又点来一碗馄饨,也是个个皮厚馅大,宛如北人气质,全不似上海小儿郎风格。惜乎馄饨肉馅和汤圆肉馅都是一个味道,未免重复。杨公子尚不知足,又买三个大肉包。我鼓起勇气,勉力强食,发现肉包之馅还是一个味。原来前馅和后馅都是一个盆里出来的,不觉失笑。

乌镇:

进了乌镇,乌云密布。

    进西栅时,遇到一个妇人拉食客,我们怕上当,便没理她。在乌镇转了一下午,转出来又遇见她,我们又没理她,继续瞎逛。看到一家“浔阳楼酒家”,我记得当年宋江就是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抓的,虽然此楼非彼楼,但也古色古香蛮有意思,便有意在此就餐。正踌躇,突然下雨,我们避入一条小巷子里,却又遇见了那个妇人,笑吟吟地看着我们。这人怎地神出鬼没?于是便问她的店在哪里,她说:“就在这里。”抬手一指,她的店竟正对着“浔阳楼”。

她的店很小,靠着大运河。我们拣了靠窗的桌子坐下,温了一壶黄酒。点了六个菜。螺蛳、清蒸白鱼、酱烧羊肉、清炒荠菜、臭豆腐,另一个菜实在想不起来了。

酱烧羊肉据说是乌镇名吃,却并不见佳。倒是清蒸白鱼非常可喜。未放蒸鱼油,但鱼肉异常细嫩鲜美,想是肉汤上锅蒸的。大运河水臭不可闻,竟能出这般好鱼,真是奇哉怪也!江南的臭豆腐跟长沙的颜色不同,白里透黄,有很浓的豆香,颇具回味。

我们喝的是黄酒“状元红”。邻桌是一对情侣,看样子也是外地人。女的长得还算秀气,那男的却是黑大汉,喝的是当地的“三白酒”。我问他味道怎样?他说还行,便拿起杯请我尝,我便尝了一口。喝完说:“淡了些。”他很高兴,频频点头说:“对头,这酒不香。”仿佛他乡遇故知。他似乎有意跟我多聊几句,但我看他是两人结伴,不好意思打扰,寒暄两句便回自己桌上了。我问他本属冒昧,他拿起杯请我尝也是冒昧,我二话没说便喝了,更是冒昧。然而陌生人的彼此冒昧很有意思,也算乌镇之一鸿爪雪泥吧。

坐在大运河边喝酒吃菜真是雅事,虽然河水并不干净,但黑天里看不清。对岸灯火阑珊,江面上细雨斜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