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西风东渐,大陆流行乐坛鸿蒙初开,本土一帮小妖你方唱罢我登场现在看来都是烟云过眼。大怪费翔跨海而来,闹腾了三五年,最终沦为乡镇集市里的落后摩登。八十年代中晚期城市学生主流还是选择香港的谭咏麟和张国荣,经典曲目不可胜数,首首百听不厌粤语根本不是障碍。也听陈百强林子祥许冠杰蔡国权周启生,质量参差听多了便有些厌。比较另类的算是达明一派,磁带居然能卖到20元一饼令我印象极其深刻。那时的张学友一直是半红不紫躲在家里急得团团转,刘德华只敢演戏没敢开牙。黎明、郭富城还在等机会可机会就是不来几近绝望准备改行。
来自台湾歌声一出来便带着末世情怀。齐秦石破天惊,这位原创歌手使我起码早熟了三年。他使我感伤,让我觉得应该去恋爱并应该在恋爱中受伤,但我不喜欢他的卷发和发亮的皮衣一点也不像狼。王杰的绝望歌声连同他的凄凉长相一度使我认定他从小就父母双亡妻离子散。魅力四射的小虎队让我觉得自己的青春黯淡无光。早已成名的罗大佑间或又冒出几支经典旋律撞击我幼小的心灵,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童年》、《明天会更好》竟然是他写的,很长时间目瞪口呆回不过神来。
大陆西北风起尘土飞扬,崔健一声棒喝,像是一场暴雨劈头盖脸而且蛊惑人心,害得不少无知少女跟着一无所有的男人浪迹天涯,多年以后回过神来后悔不已怨声载道。黑豹唐朝紧随其后宣起摇滚狂潮,张楚的《姐姐》、何勇的《钟鼓楼》带来的震撼远非后来的零点乐队可及,中华大地一片嘶吼狂叫摇头摆尾百鬼狰狞群魔乱舞。香港的B安乐队毫无逊色一路高歌猛进,你根本想不到如此深邃博大的歌词居然出自文化沙漠的小青年之手。黄家驹的暴卒带走了B安的灵魂,当时只是感到些许惋惜,现在才明白那跟陈百强的死不一样――这回死去的是一代原创宗师,好比夜空陨落了北极星,武林失去了少林寺,那是华语乐坛以及摇滚乐坛的巨大且难以弥补的损失,至今使我隐隐作痛。
张国荣退出歌坛,谭校长依旧蹦达――照我看,老爷子后期没出什么好东西,与其慰籍歌迷,不如早歇了的好。从四大天王开始,我对香港流行音乐产生厌倦。其后冒出的谢廷锋、陈冠希之流更是等而下之,竟在几无名作的情况下,凭一张脸长红不谢。生于七十年代的我的心开始苍老,感叹人心不古,继而怀旧,一度迷恋老狼的校园民谣。
第一次听《加州旅馆》,歌声像箭一般刺透我的胸膛。我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来世绝不写字,改玩音乐。妈的!写进遗嘱,刻在胸口上。披头士、性手枪、后街均不得要领,杰克逊的舞跳得还不错!
周杰伦来了!他终于来了。未老先衰的我先是抵制、排斥、诬蔑。但这浪头确实是猛,波澜壮阔。歌词古典而新奇,意境好!接着是赞赏、感叹,但谈不上迷恋。音色也就一般。不得不承认,小伙子确实厉害,确实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语言,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朝代。小眼睛也能干大事业。客观一点说,他的成就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歌手,直逼许冠杰、罗大佑、崔健等划时代大师。
我希望自己能与时俱进,六十岁或八十岁依旧能听懂并赞赏年轻人的歌声。不要以为这很容易,其实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写字人 南宫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