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退休老刘的日常杂碎(1月14日)

2024-01-14 19:50:44
标签: 中国民勤 社会百态 日常生活 民情风俗 文化杂谈

  1月14日

  文/刘新吾

  事实上,与加精相比,我更在乎阅读量和读者留言。去年以来,读者留言多了,没时间逐条回复,只能一路点赞,也算是回应和尊重。然而,这些留言里,没有栏目评论员的。投稿一个栏目,半年不被关注,在我投稿生涯里,还是第一次,就是纸质报刊,也没这么不堪。琢磨栏目帖子,人家是只注重图片,不看文字!

  做梦,在一所乡村学校里,和艺朮老师共用一个室子。室子很大,他们一人一个案子,我只有一个很小的办公桌。明天要出去采风,这会儿,他们正在商量出行的事。有人说,提上些凉面和酿皮子;有人说,提上些卤肉和软馒头;还有人说,只要有西瓜泡馍就可以了。我提着个桶子去接水,机井里抽出的水,特别凉!

  人民微博:湖北武汉,胡先生部门领导向某告诉他,只要缴纳一定金额质保金和绩效考核保证金,就可以涨工资。胡先生目前每月到手工资在6500元,缴够保证金后每月工资可涨到12000元。胡先生信以为真,交了48000元,但工资并未有任何变化,问人事才发现被骗了。我说:这智商?应该先进医院,挂脑残科看看!

  老桑此举,我可真没想到。过去我写诗歌,吃饭场合,这种情况遇上不少。然而,不管别人怎样起哄,我从不为所动。太多时候,我宁可喝酒,也不写诗。说白了,我没有出口成章的才华,更没有当众写作的勇气。老桑写诗,便有人录像。他这一出,起码在我视野内,还没见过!他写作,我特意过去看了下,没拍照!

  老桑诗成,董同学小声朗读了遍。众人听罢,便来掌声!老桑现在,起码我在场合,他干脆不喝了。他就一个理由,在吃药!上次写杂碎,提到老桑喝酒,玩笑了句,让兴荣看到了,烘了个小火。老桑作品,不管诗歌还是文言,兴荣常看的!兴荣虽在青海工作,还有一定位置,但对民勤文化,却颇为关注。为他点赞!

  其实今天小聚,汤汤在给他朋友介绍我时,大家也拿我杂碎开涮。我写杂碎,本土上没人看好。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是在瞎挛闲传。明面上,大家都称呼我为主席,内心里咋想的,我很清楚。汤汤说,我天天写牛杂碎。有人调侃:今天我们一起吃饭,明天大家就都成杂碎啦!杂碎二字,太多时候,没人会往好里想!

  喝酒人不多,散场便早。王彼得称,要参加高考研讨会,得先撤。他一走,老桑和好男人要搭车,自然也撤。好男人现在,医生叮嘱,1年后才能喝酒,很遵守纪律。要不然,就他那个性,一进门就端酒,一敬酒便过庄。王彼得起身,天之然也说有事。我调侃:你今天演讲,少2个话题,一是俄乌冲突,一是巴以冲突!

  客人一走,我们也起身。汤汤却说,打开的酒,再玩上一阵,只好从啦!战场挪到茶几上,让汤汤也喝,他说怕单位上找,便不再勉强。再说了,我们回去,他还得开车。陶爷、诗侠、我,划拳,一人来了1庄。1瓶罢,汤汤还要开酒,让诗侠挡下了。虽然,今天是周日。到家,3点多啦!徐六不在,便到床上躺了阵!

  人民微博:5月1日,订婚宴上给了10万彩礼和金戒指,并立字据承诺结婚1年后房产证上加女方名字。2日,两位准新人在婚房里发生关系,准丈母娘找小伙谈话并录音,要求必须加名并补上剩下10万彩礼。4日,女孩报案称被小伙强暴。男方家属称因房本未加名才报案,女方否认。我说:这不是结婚?而是在做生意!

  我这人,几十年来,中午睡觉,几乎雷打不动。一当有事,中午睡不成,一个下午,就会昏昏沉沉。年轻时,几乎天天熬夜,睡觉多在12点后。第2天精力不受影响,就在于午休充足。我作息,学校比较照顾,下午到学校,基本3点以后啦!今天也一样,在床上迷糊了阵,快5点了,才坐在电脑前。晚饭,自然是卤面!

  昨晚睡得早,睡眠还行。不过,也不知道为啥,耳朵总是痒,醒来了几次。用手揉,作用不大。进书房,用火柴掏了几回。早上醒来,本想早点出门,翻微信,看到了学辉老师一个短篇小说,《一直跑到土变黄》,在《芒种》上发表了的,还是头条,便读了下去。学辉老师写作,不管小说还是散文,语不惊人死不休!

  学辉老师这个短篇,在我看来,很有些寓言风格。小说后,还有悟祖同学一篇短评,观点我很认同。那天早上,在文化馆校《胡杨》稿子,和立中老师说话,还提到了他。这几年,《胡杨》卷首语,都是立中老师在写。而《西凉文学》卷首语,则是学辉老师在写,我建议他多关注一下。或许,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启发!

  结果,这个小说和评看的,就过了7点半。我问徐六:早点你想吃什么?她说:我打个荷包蛋吧!我说:反正我要出去,还是给你提1份八宝粥,还有素包子。她嘴儿慢慢的,说也行!其实,徐六不吃,我还真不想出去!她现在说吃,那就必须出去。起床,到阳台上看了下,天是阴的。又翻看了下天气预报,要降温啦!

  民勤天阴,但下雪事,影影儿也没有。这几天正在降温,全国范围大面积下雪,有些地方还有暴雪,就是没有甘肃。因为看《一直跑到土变黄》,出门迟了。只是从加油站什字转了圈,去菜斗肉提了早点。带过的,进了菜店。昨天徐六让买红胡萝卜,忘掉了。今天红胡萝卜较为匀称,买了1袋,又买了芹菜和细碱面!

  人民微博:网传一外地女子来重庆旅游时,在某小区电梯里分娩。随后,她直接把婴儿扔进了垃圾桶。据悉,事发当晚,婴儿被市民发现,并及时送医救治。8月25日,重庆五院一医护人员透露,婴儿已经出院,被父母接走。辖区派出所回应,因涉及隐私,具体情况不便透露。我说:看来网传的事,也不全是假的嘛!

  旧事补遗:

  韩主任发言,说了下舆情通报。他是政府网站主管,谈这个,很有必要。他说去年舆情通报,发了44期。今年的,截止目前,发了43期。通报内容,来自于共同努力网、民勤在线,还有微博等。他提到了3个人的微博,天之然、汤汤、我,榜上有名。他强调,天之然自那个洋葱帖子后,对民勤的态度,有了很大改观!

  这一天,杨部长亲自带着我们,让人很感动。出行的,不管是写作的、绘画的,还是摄影的、网络的,无非就是一些爱好者。应该说,能成此行,也是一种待遇。有些人,要不是这次机会,恐怕这一辈子,也见识不了民勤的这么多。总结讲话时,杨部长谈了个角度问题,大家都很赞赏,说领导就是领导,讲话有高度!

  有一次,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参加聚会,出门时碰到天降大雨。郝威尔见这扯天扯地的大雨,不禁悲从中来,喃喃地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吗?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当生活中出现狂风暴雨时,不要沮丧,也不要失望。也许,这是幸福的前奏、命运的转机,我们笑对可矣!

  有一天,老和尚带小和尚出去化缘回来,经过一条小河,河水上涨且无桥。一个姑娘想过去又怕水深,老和尚就背着姑娘过了河。回到寺里,小和尚问,师父你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那你怎么还去背女人?老和尚说我背女人,在过完河后就把她放下了,你咋现在还没有放下呢?生活中,这样的人,为何就这样多呢!

  说起短篇小说,有3位大师。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可每次讲述时,我总要说一下日本的星新一。这个人,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极短篇之神。作品被誉为科幻的徘句、新编一千零一夜、人生必读书。我觉得,他的作品,不论从数量和内容上,都不亚于这3个人!曾经,买过他小说集!


  老刘版民勤18怪:

  黄土打墙把房盖,碱面只拌辣子蒜。早上起来端瓜碗,西瓜泡馍一顿饭。几个土坡也是山,传说围着苏武转。绵羊毛驴房上站,苜蓿芽儿也当菜。街门楼楼帽子戴,屋内有炕占大半。层层月饼赛锅盖,喜鹊窝在街上卖。喝酒划拳老声喊,唱戏不用搭戏台。小曲虽多腔不乱,野麻苣苣人人爱。一欧几里唬老外,沙窝见水就是海。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