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避免“虽败尤荣”?

(2006-12-12 21:20:39)

 

国奥队没能完成任务,但他们可以昂着头离开赛场!

就象刘鹏局长讲的一样他们“虽败尤荣”,因为在近70分钟少一人的情况下他们“像男人一样在战斗”!他们苦战8轮无耐还是没有逃过“门柱规律”!但我并不同意这场比赛没有失意者的论调,因为比赛输了就是输了,输赢它不会因为“悲壮”而改变!因为再“悲壮”也不能帮助国奥队晋级!为什么每次虽败尤荣的都是我们?我们如何避免尴尬的虽败尤荣呢?

如何避免“虽败尤荣”?

值得一提的是,在杜伊的带领下国奥队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球队从精、气、神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变得像是一支充满朝气的“年轻球队”。在多哈的四场比赛中他们一场比一场有进步,战斗力与日俱增,让球迷越看越有信心。这样在经过一番努力征战之后才得到了大家“虽败尤荣”的评价,尴尬的是这已经是中国足球近一年得到的最高评价了。

如何避免“虽败尤荣”?

“虽败尤荣”依然让人尊敬但并不代表着没有遗憾!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得更好呢?为什么我们不让对手去体会下“虽败尤荣”的安慰呢?

事实上国奥队是有机会走得更远的,我们在一些细节方面处理得还有待改善。

比方说球员的情绪还是有些过于急躁。在比赛中众多的红黄牌拿得太冤,特别是在同伊朗队的比赛中朱挺拿的红牌太没必要,在中场争夺过程中可以注意火候和分寸,因为远离禁区并不会对防守带来太大的冲击,但是朱挺一时热血沸腾的积极拼抢给了裁判一个执法的“样版”。如果没有被罚下一人以国奥队当天的气势可能不会给伊朗人罚点球的机会。还有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守门员王大雷在这次比赛中也让人不放心,王大雷老是想通过漂亮的扑救一次化解对方的射门,在同阿曼、伊朗队比赛时几次要命的脱手,点球大战中失之毫厘的扑救失误都是他心理急躁的表现。守门员这个位置是足球比赛中最重要的一环,一次致命的失误足以埋没十次神勇的救险,王大雷的急躁希望不是国奥队的“定时炸弹”。这一点作为守门员位置出身的杜伊应该更有心得,他必须尽早想办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杜伊已经让他的国奥弟子们找回了年轻人应有的血气方刚的血性,但如何让他们具有刚柔并济的理性可能更难!

如何避免“虽败尤荣”?

杜伊通过他倡导的攻势足球迅速赢得了人气与认可,但他的战术并不见得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国奥队在这次亚运会比赛中的表现很像加纳队在德国世界杯中的表现,就是比赛打得风风火火但容易给对手破绽让对方一击而穿。国奥队在同阿曼和伊朗时丢的球和加纳在德国被意大利和巴西攻进的球很相象,即压得太靠上,缺乏层次的保护,导致造越位的匆忙和失误。足球比赛要赢球除了通过进攻取得进球外还要尽可能通过保护不丢球,否则比赛就是永远的好看而不中用。年轻球队本来就有点冲动和冒进,造越位的防守战术是否真正适合呢?想想我们同伊朗队的比赛两个进球的取得多艰苦啊!但我们的两个丢球实在太轻松!这样一来一去真花不来。今后的比赛国奥队再这么踢是不是效率低了点啊?今后再这样球迷也不见得能接受啊?

如何避免“虽败尤荣”?

赛前的准备工作我们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既然知道这样的比赛可能会出现有人打“主意”的现象,我们就应该提前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不是到赛场上去发火,我们应该提前给球员打“预防针”准备面对复杂的处境。杜伊熟悉球队时间不长,为什么不给他多带个中方助教去多哈,不管名额如何限制区楚良一个人也不够啊,如果宿茂臻也在那杜伊会更有底气,中国足协理应把问题处理得更妥当。

“虽败尤荣”是众多评价中一种最尴尬的安慰,但这对于国奥队的小伙子们依然是莫大的鼓励,他们应该看到大家在欣喜的为他们的进步加油,宽容的为他们分担失意的遗憾。但国奥小将们还是得明白“虽败尤荣”毕竟只能来一回,多了谁也受不了!

如何避免“虽败尤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