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正经之井荣俞经合穴的运用——《针灸大成》学习笔记4
(2016-02-20 09:11:45)
标签:
《针灸大成》学习笔记 |
分类: 健康养生 |
一、十二地支歌
地支歌,简单说,就是寅时开肺,大肠开卯时,胃开辰时,脾脏开巳时……,如下表。
肺——寅(3:00——5:00)
大肠——卯(5:00——7:00)
胃——辰(7:00——9:00)
脾——巳(9:00——11:00)
心——午(11:00——13:00)
小肠——未(13:00——15:00)
膀胱——申(15:00——17:00)
肾——酉(17:00——19:00)
心包——戌(19:00——21:00)
三焦——亥(21:00——23:00)
胆——子(23:00——1:00)
肝——丑(1:00——3:00)
为什么要知道这些?第一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比如病人来看你,患者脸色黄黄的,手掌暗红色,只要问一个问题:晚上睡得好不好?患者回答:晚上一点多就醒来,就知道患者得了肝病。
为何看颜色就可以判断出来?因为阴阳五行对应青赤黄白黑五色。肺是白色的,心是赤色,也就是红色,肺比心脏大好多,就是很多白加点红,正常人的手掌颜色应该是粉红色。如果一个人有肝硬化,或者肝肿瘤,肝的空间就变小了,毒素就无法完全代谢,大量的血直接跑回心脏,红的增加,白的不变,颜色就变成暗红了。而晚上1点到3点应该是最好睡觉的时候,一个人如果经常这时醒来,就说明肝出问题了。
中医、西医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西医是指标正常就是健康,中医是正常——病症——发病,只要有病症出现就可以知道是哪里出问题了,无需真正生病了才知道。而西医只有指标不正常了才知道,往往太晚了。中医从正常到发病中间要经历六个阶段: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所以中医高手往往一看脸色或一摸手就知道是正常还是已经出现问题。
又比如,正常人大肠早上5点到7点开,起床就要上大号,代表气血流注没有问题,是健康。
地支歌,最早讨论的就是时间或时机,时机很重要。中医抓时机,可以帮我们诊断、治疗、验证。肝病人本来晚上一点到三点不能睡,治疗后能够呼呼大睡,就是肝病好了。如果治疗以后,一点到三点还醒过来,而且通宵不能睡,那就是越治越糟糕。光一个地支歌就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治疗、验证。
再比如,有一个人晚上十二点醒来,有一个很大的胆结石,帮他治疗,怎么判断好了没有?只要问他晚上睡得好不好就行了。如果睡眠变好,说明胆结石已经消除了。
二、十二正经之井荣俞经合穴
1.经络的基本概念。
先介绍基本概念。正经十二条,奇经八条,十二正经分为六阳经、六阴经;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阴跷、阳维、阴纬。十二正经都有井荣俞经合穴,这个俞就是输,是运输的意思。井荣俞经合穴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就是下针的时候,在手肘以下,膝盖以下下针。
阴经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阴经有五行的排行,木火土金水。
阳经
金
水
木
火
土
任何阴经的井穴都是木,任何阳经的井穴都是金。
阴经和阳经的每一条经,上面都有络穴。两条平行的经,都有络穴把它连接起来。阳经比阴经多一个原穴。每个穴道都有自己的属性。
2.病在脏取井穴。
病在脏取井,就是病在越深的地方,取穴在越浅的地方。井穴都在手指头或脚趾头的末梢,非常的敏感。比如,足阳明胃经的井穴,我们叫厉兑,在第二个脚趾头。我们下针的时候,“井主心下满”,在动脉血管堵塞,针下去,病人感觉有人在心上扫地清洗,速度就这么快。用一寸针,刺一点点即可。
3.病变于色取荣穴。
中医五脏对应五色,青色主肝,红色主心,脾主黄色,肺主红色,肾主黑色。当有颜色的病出现了,发黄的是脾病,发红的是心脏病,脸色发黑是肾病。这时选取穴道的时候用荣穴。
4.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每一条经都有俞穴,凡按照时间发病的,比如晚上十二点醒来,病发在胆经上,找胆经的俞穴。可以按照十二地支歌来判断。
过去也有人用荣穴来治疗时间得病。但比较起来,效果还是俞穴为好。
5.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如果是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每一条经都有经穴,声音都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6.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出现的病症就取合穴。真正对身体好的,是吃完还有一点饿的感觉,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吃个七八分饱即可,因为这样不断训练你的胃气。
7.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原穴是安五脏的,当五脏不平衡时取原穴。阳经都有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