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少爷

(2012-10-22 20:24:46)
标签:

乡土

怀旧

分类: 《沩水河畔》
    满少爷是父亲在村里一个忘年交朋友的小儿子,上有二个哥哥,三个姐姐,论他家族中同辈排行约莫是男子中第十三,故自封十三太保。因他父亲与我父亲六、七十年代共同负责生产队的耕牛饲养,常一同去橘子洲等地放牛,世居同村加同事,俩人亲密关系自不必说,直至感染我们两家之间所有成员都成了朋友。改革春分吹起,责任制承包到户后,满少爷哥哥姐姐都已结婚成家,他和他父母单独为一户,我们全家才父母俩主要劳动力,插田、扮禾等我们两家经常互相换工,他哥哥姐姐也常挤空过来帮忙,从不计较多少得失,我们都对他们全家充满感激。他父亲我姐弟谓之为伯伯,过世时我请假从北京赶回去参加葬礼。
    乡里有个风俗,若父母之间互相看中了对方女儿或儿子,往往结为亲家。我姐刚巧与满少爷年龄相仿,于是在一阵推杯换盏之后,他父母就与我父母敲定了。满少爷与我姐正小学四年级同处一个班,他十三太保的赫赫声势固然显要,但与我姐品学兼优的县级三好学生相比自是逊色。自那我姐望见他家老少就迅疾闪躲。他父亲极其风趣,来串门往往还隔着打谷场就喊“亲家母哎,有人在家么?”一回我父亲生日宴上,他父亲捏着我姐脸蛋“越来越漂亮了,幸亏我家定亲下手早啊!”羞得我姐饭也顾不得吃,躲到叔叔家去了。满少爷倒始终无所谓,经常跟我说若遭人欺负就告诉他仿佛要罩着我。五年级后小学毕业我姐升入初中,满少爷进长沙城跟他二姐夫学汽修去了。
    后来我们全家也都进了城,过节、生日等我们两家照旧频繁往来。满少爷二哥是乡里的土厨师,方圆好几公里红白喜事都请他操刀,我父亲将他介绍到车站食堂工作,后来他又承包了食堂,看着他们日子愈来愈红火,我们竖起大拇指都夸他能干。满少爷最终娶了个桃花江的姑娘,那是有名的美人窝。整了家4S店,传说生意做进了市政府,这些年政府有钱,也讲面子,他的4S店从河东布到河西,一开好几个,红火得紧,走起路来也如白鹅一摇一摆,气势十足,乡亲们莫不称他满大爷。甚至父亲也以他的成就当成自己嫡出后辈有出息,逢人便夸,什么难事都找他帮忙解决。四时八节,满少爷不是提一笼土鸡蛋就是提一条大活鱼拜访我父亲。 我父亲说“我亲女婿也没这么搞过呢。”父亲一直念念难忘乡里腊肉味道,每年都是满少爷帮忙准备好,直到去年春节前夕,满少爷打电话给我父亲说“今年过年准备多少腊肉好咯?”今年就不必麻烦了吧,我父母一合计,反问他家准备要多少?“当然,今年建了新房子是得杀猪来庆祝!”满少爷灵泛至极,果然,父亲架不住他的热情,愣是又杀了条牛。
    春节里父亲安排我去看望他八十岁的母亲,特意嘱咐“满少爷已经已经成了满爹爹(dia dia长沙方言)”。没办法,他的哥哥姐姐都成了实实在在爷爷辈,他当然跟着沾了光。他开着奥迪车把我和孩子送回家,进门时西服外头披着是一件羊绒大衣,进了客厅,双肩一耸,他老婆在后头就将大衣接住。我说满大爷派头好足噢。他说哪里哪里,你们有文化,喜欢拿我们乡里人笑话。我说你如今未必还算乡里人?“乡里人,正宗乡里人!”喉咙大起来,依然十三太保模样。我们旁边早围拢来了亲戚家的一群细伢崽细妹子。满大爷干咳一声,对他老婆说:“发红包噻,干站着,望着,”于是只听得细伢崽们一阵惊叫。我父亲喜欢这气氛,连说,满少爷来了,我家里就热闹,喜庆,多好!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