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表厂竞争“潜规则”

标签:
瑞士表品牌疆界竞争潜规则杂谈 |
分类: 媒体 |
瑞士表厂竞争“潜规则”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受收藏圈越来越热的影响,这些年来不断有厂家推出古典气息十足的医生表——解释一下,医生表大体分为两类,一类相对古老的品种是以长而醒目的独立秒针来方便医护人员测算病人脉搏数,另一类比较晚近出现但更为主流的医生表则是加有所谓脉搏计的快速测算圈的计时表,后者除了一个测量换算标志圈以外,在技术上与普通计时表无异——在计时表尚属于比较罕有的几十年前,医生表不仅昂贵,而且往往也只有医生这样一小群人使用,所以今天的古董藏家对于它趋之若鹜并不会特别让人吃惊,而有厂家推出新造的医生表更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即便是医生表越来越好卖,参与其中的总是局限在百达翡丽、欧米茄等不多的几家在历史上以制造医生表著称的名厂,新来的竞争对手是浪琴,也很快因为自己在计时表方面辉煌的历史而赢得买家的好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万宝龙并没有这方面的传统,而通过机芯制造行家美耐华的参与,逐渐地让人们接受了这个“老面孔”之下的“新品牌”。
举几个最明显的例子,技术力量强大的劳力士、欧米茄如今都不涉足三问表等领域,而百达翡丽对于一热再热的陀飞轮也不是很注意,只是在强调自己产品运行的精准时才推出几款简单的陀飞轮表。在不少瑞士钟表人那里,似乎觉得历史传统也构成了某种类似资格这样的问题,虽然如今的生产技术已经让一些特殊表款的制造不算特别复杂了,但那些在这一领域里有着深厚传统的同行显然更有资格在这里大力开发。即便很想进入类似的新领域,也必须找准一个巧妙的进入点,尽量不完全以新人的姿态与老人直面竞争。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邮箱:shirley.xue@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