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讲运新能源
陈讲运新能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019
  • 关注人气:1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房报:清华阳光艰难复兴

(2014-02-26 17:55:44)
标签:

清华阳光

太阳能

股权

工程市场

真空管

杂谈

分类: 媒体
 引言:曾经是太阳能真空管技术鼻祖、2000 年度行业排名第一的清华阳光,已经跌出行业前10,这是不争的事实。2013 年6 月19 日上任的新总裁文辉的一系列举措,让人看到了清华阳光绝地反击的决心。然而,清华阳光多年的体制、股权沉疴,能否根除?工程市场的“芝麻开门”口令是否找对?都是文辉必须迈过去的坎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的复兴清华阳光之梦。

  2 月14 日下午一点钟,在很多人已开始享受元宵节和情人节悠闲假日之际,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华阳光”)新搬入的办公区仍一片忙碌。

  在清华阳光副总工程师刘铭的带领下,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与即将出任清华阳光战略发展中心总监的孙斌一同从这里出发,驱车一路向北奔向清华阳光位于北京昌平区的马池口生产基地。

  在马池口生产基地,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看到生产线整齐排列,偶有工作人员在旁走动,装好箱的产品正待出库,一切都井然有序。而春节前,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看到清华阳光另一个生产基地———阳坊基地,那里的景象却是一片狼藉,生产设备已变卖,空荡荡的厂房里,只剩下设备残碎品散落一地。

  为何同一家企业仅有的两个生产基地,面貌截然相反?

  2 月18 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再次来到位于清华大学南门外的清华阳光新办公区,到任整8个月的总裁文辉在这里接受记者的独家专访,文辉的一席话解答了诸多疑问。

  文辉坦言,清华阳光的机制是一大问题,多年来由于延续校办企业的发展模式,很多经营理念和管理措施都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上,使企业越来越封闭,也越发脱离市场,以至于最后完全跟不上市场竞争。

  在此背景下,2013 年6 月19日,文辉正式接手清华阳光。他到任后便尝试在经营管理上引入和借鉴民营企业亚都的市场化模式,激活清华阳光人的工作动力。

  于是,便有了文中开篇清华阳光人忙碌的一幕。“我相信清华阳光的复兴还是值得期待的。”文辉称。

  机制束缚

  清华阳光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它是太阳能真空管技术的鼻祖,2000 年前后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然而,在21 世纪前10 年太阳能光热行业突飞猛进的大发展阶段,作为校办(清华大学)企业的清华阳光却掉队了。据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清华阳光排名跌至行业20 名左右,与行业龙头企业日出东方近40 亿元的营业收入相去甚远。

  “它的市场活力不够。”一位清华阳光内部人士解释,“原领导层都是教授出身,教授们放不下身段去市场上赚钱,与经济效益相比,清华阳光更注重社会效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清华阳光最大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控股”)决定对清华阳光做出调整,将清华阳光并入清华大学下属的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控股”,其前身为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并由启迪控股旗下的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文辉出任清华阳光总裁。

中房报:清华阳光艰难复兴

清华阳光总裁 文辉 

  文辉“掌舵”后,便开始对清华阳光进行企业内部管理以及资本层面的一系列调整。

  据了解,2013 年至今清华阳光一批老人出走,但同时也有不少“新鲜血液”注入。曾在亚都工作18 年的文辉,到清华阳光任职后,也带来不少亚都人。孙斌就是其中一位,未来将负责公司的战略与规划

  股权之争

  业内专家指出,清华阳光体制问题的本质是,公司三大股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公司长远战略等层面掣肘大于协力。

  据公开报道资料显示,自2002 年首钢股份加盟清华阳光后,清华阳光注册资金达1.535 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2 亿元。改制后清华阳光股权构成是,清华控股(31.6%)(2013 年6 月改为“启迪控股”)、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9.7%)(以下简称“北京一轻”)和首钢股份(28.7%),自然人股份占10%。

  据悉,三大股东中启迪控股是直接管理方,北京一轻和首钢股份并未参与日常管理,但每年都会给享受股东分红。

  文辉无奈地表示,过去10 年间,清华阳光每年都给股东分红,这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企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去分红,而绝非是资金不够时,还要去分,这样的股东太短视了。

  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讲运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单从三大股东的背景来讲,清华阳光的雄厚实力令其他太阳能企业望尘莫及,但也正因三大股东股权占比相差无几,所以在重大决议投票时,直接负责管理的启迪控股并不占优势。

  商业规律使然,企业为长期发展投资时,往往是要放弃短期利益,但这在清华阳光的发展中行不通。

  长期以来,清华阳光只能一年管一年的事,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文辉表示,在重大投资决策时,无法获得其他股东的支持,企业是不能实现长足发展的。这也会导致企业越来越短视,市场份额越来越萎缩。

  一位接近清华阳光的业内资深人士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清华阳光以技术见长,产品也很好,没能在市场上取得好业绩,归根结底是企业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战略眼光。

  业内专家指出,如果负责日常管理的股东股份占比能超过51%,清华阳光目前的体制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及行业环境,清华阳光正筹划股权调整。据悉,启迪控股在2013 年年底便与北京一轻和首钢股份商谈企业增资事宜。

  文辉表示,未来启迪控股希望先通过增资,使股权占比达到51%。目前正在做增资,并征得其他股东同意。

  陈讲运分析指出,清华阳光去年亏损可能是一个契机,北京一轻和首钢股份两大国企资金实力雄厚,按照此前的思路不太可能会放弃清华阳光,但在企业亏损以及资产减值的情况下,也许会做出退让。

  实施“减法”

  据悉,清华阳光积极调整股权结构的同时,还在优化自身产能和生产线。这就是为什么清华阳光在北京拥有的两大基地面貌不同的原因。

  这两大基地都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占地123.43 亩的阳坊生产基地,年产太阳能热水器30 万台;占地121.41 亩的马池口基地。

  2013 年年底清华阳光阳坊生产基地已经关闭了几条落后生产线,变卖旧设备。未来会以拥有全球首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马池口基地为主。

  文辉坦言,绝不会再投资生产线。这与目前业内企业纷纷上马平板生产线、空气能热泵生产线、净水器生产线等路径截然不同。在众多企业做“加法”的时候,清华阳光选择做“减法”。

  此前也有清华阳光内部人士透露说,未来清华阳光将走OEM(俗称代工)道路,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不少成本。

  文辉介绍,今后清华阳光不会单纯以制造产品为主,而会拿出清华阳光优秀产品无水管、先进生产线、优秀的研发技术团队等优势力量,以开放的心态与业内企业合作。

  据了解,清华阳光与桑乐、天普已经达成相关合作协议,如清华阳光将供给无水管,桑乐和天普将提供水箱等其他部品。

  抢滩工程市场

  清华阳光在练好内功之外,还在寻求市场变革。“2014 年清华阳光将以工程市场为导向。”文辉再三强调。

  文辉表示,自从2009 年家电下乡以来,零售市场一定程度上是饱和的,清华阳光知道渠道是自己的短板,所以未来重点还是深耕工程市场。

  然而,清华阳光此前在工程市场的表现也不佳。2013 年清华阳光工程市场占比仅3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0%),2014 年清华阳光工程目标是50%。

  对此,陈讲运认为,在工程市场迅猛发展的当下,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并不大,但清华阳光必须在工程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并组建工程队伍。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目前工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关系营销、低价中标、回款周期长问题凸显,清华阳光与其他品牌厂家如四季沐歌、桑乐、力诺瑞特等有一定差距。

  孙斌坦承,目前清华阳光工程队伍急需建设,仅有20 多个人,与太阳雨600 多人的工程队伍相去甚远。

  “现在我们在统一招一批员工,集中培训,未来让他们成为师傅,再带人,这样才能逐渐壮大队伍。”文辉介绍说,“在工程市场,我们只聚焦10%的高端工程市场,但工程项目要做好,做成品牌”。

  纵观整个行业的工程市场,资金匮乏是最大难题,因为工程项目量大、工程款多,加之工程项目回款周期比较长,导致很多太阳能光热企业疲于应对。而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优势将成为清华阳光角力工程市场的首要保障。

  文辉强调,做工程项目,清华阳光有两个原则:一是价格低于成本价的不做;二是垫资的不做。“只要我们拿到工程项目,就拉上银行一起做,决不让公司垫资,这样才能确保公司高效运转。”

  当本报记者走出清华阳光的办公区,驻足在清华科技园区内,可以感受到清华阳光在启迪这个大平台上,正在生机勃勃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关注她的精彩复兴吧!


中房报:清华阳光艰难复兴

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

文章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