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讲运新能源
陈讲运新能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675
  • 关注人气:1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阳能采暖利用技术重大新发现

(2011-11-16 10:08:37)
标签:

太阳能

采暖

建筑节能

杂谈

分类: 市场观察
太阳能采暖利用技术重大新发现

“利用太阳能采暖,一直是行业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也有不少的企业和技术人员在不断摸索。

    日前,河北省一家企业在太阳能采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自主开发了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为建筑物冬季采暖提供24小时持续热源的设备技术,将其命名为——智能太阳能冬季采供暖设备。

    据介绍,该项技术于2006年8月投入研发运作,历经2年半,到2009年2月完成了第一代试验机整机的设计、制作、组装及部分功能的试验、检测等内容;至2009年12月完成并组装了第一代产品样机,并在北京的丰台区长辛店乡实验所进行了整机调整运行试验。通过35天累计49个小时的中试运行,截止到2010年2月19日完成了设备运行、功能检测试验等数据的测试工作。

    经试验后初步测算,该设备在冬季的集热效率平均为80%以上(于当日相同时间段太阳直射辐射到水平面的能量比算);获取介质温度平均≥92.3℃;日获取热量>10MJ/m2(光照较好的天气、每平米集热器工作7.5小时)。“智能太阳能冬季采供暖设备”以“太阳能取暖系统”的名称于2009年3月18日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为:ZL200820080545.8。

    智能太阳能冬季采供暖设备是根据凹面镜聚光原理、用凹面镜接收并聚焦太阳照射光线,将地球自转与绕太阳公转的天文运动进行数字化预处理、实现程序化自动控制设备跟踪太阳视运动。将聚焦后较高能流密度的光线反射到高吸光、吸热性的集热管上,迅速加热真空管内流动的介质,获取中高温品质能量。将中高温介质输送给建筑物室内通过散热器散热,实现冬季供暖的智能型。

    据该企业技术人员讲,该设备系统不但具备能够实现单位面积任何时刻的最大采光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介质温度(冬至季节90℃以上)的功能,而且能够用较小的保温容器储存较高能量的介质。很好地解决了夜间无太阳照射时给室内持续供热的技术难题,并能够满足住宅建筑室内24小时采暖温度不低于18±2℃的标准要求。同当下利用太阳能实现冬季采暖的示范工程设备比较,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不但实现了智能跟踪,同时室内温度智能化控制;

    2.升温速度快,利于白天(有阳光时)获取有效能量;集热效率高,可实现24小时持续供暖;

    3.热能品质较高,利于中短期储存;

    4.运行成本低,动力消耗(不包括辅助加热耗电)小于1.2kWh/d·台(注:按每台供热建筑面积约为75~100m2计);

    5.适用范围广(冬季光照较好的地区),可以普遍应用于农村居室(尤其适用新农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冬季采暖)、城镇民居住宅(六层及以下)、企事业单位办公、政府机关办公、部队固定、流动营房,商用建筑、洗浴、餐饮、流动住宅等各种需要冬季采供暖、供热的场所,以集中、分散等方式作为主要或辅助热源;最终可实现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建筑物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利用太阳能采暖,一直是行业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也有不少的企业和技术人员在不断摸索。

    日前,河北省一家企业在太阳能采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自主开发了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为建筑物冬季采暖提供24小时持续热源的设备技术,将其命名为——智能太阳能冬季采供暖设备。

    据介绍,该项技术于2006年8月投入研发运作,历经2年半,到2009年2月完成了第一代试验机整机的设计、制作、组装及部分功能的试验、检测等内容;至2009年12月完成并组装了第一代产品样机,并在北京的丰台区长辛店乡实验所进行了整机调整运行试验。通过35天累计49个小时的中试运行,截止到2010年2月19日完成了设备运行、功能检测试验等数据的测试工作。

    经试验后初步测算,该设备在冬季的集热效率平均为80%以上(于当日相同时间段太阳直射辐射到水平面的能量比算);获取介质温度平均≥92.3℃;日获取热量>10MJ/m2(光照较好的天气、每平米集热器工作7.5小时)。“智能太阳能冬季采供暖设备”以“太阳能取暖系统”的名称于2009年3月18日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为:ZL200820080545.8。

    智能太阳能冬季采供暖设备是根据凹面镜聚光原理、用凹面镜接收并聚焦太阳照射光线,将地球自转与绕太阳公转的天文运动进行数字化预处理、实现程序化自动控制设备跟踪太阳视运动。将聚焦后较高能流密度的光线反射到高吸光、吸热性的集热管上,迅速加热真空管内流动的介质,获取中高温品质能量。将中高温介质输送给建筑物室内通过散热器散热,实现冬季供暖的智能型。

    据该企业技术人员讲,该设备系统不但具备能够实现单位面积任何时刻的最大采光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介质温度(冬至季节90℃以上)的功能,而且能够用较小的保温容器储存较高能量的介质。很好地解决了夜间无太阳照射时给室内持续供热的技术难题,并能够满足住宅建筑室内24小时采暖温度不低于18±2℃的标准要求。同当下利用太阳能实现冬季采暖的示范工程设备比较,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不但实现了智能跟踪,同时室内温度智能化控制;

    2.升温速度快,利于白天(有阳光时)获取有效能量;集热效率高,可实现24小时持续供暖;

    3.热能品质较高,利于中短期储存;

    4.运行成本低,动力消耗(不包括辅助加热耗电)小于1.2kWh/d·台(注:按每台供热建筑面积约为75~100m2计);

    5.适用范围广(冬季光照较好的地区),可以普遍应用于农村居室(尤其适用新农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冬季采暖)、城镇民居住宅(六层及以下)、企事业单位办公、政府机关办公、部队固定、流动营房,商用建筑、洗浴、餐饮、流动住宅等各种需要冬季采供暖、供热的场所,以集中、分散等方式作为主要或辅助热源;最终可实现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建筑物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