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熟年》:日子不因年岁而同步

(2023-09-21 06:19:42)
标签:

娱乐

情感

感悟

家庭

分类: 影视杂谈

 

    电视剧《熟年》,以津北市一家三兄妹为主线,分别讲述了他们应对生活挑战的故事。

老大倪伟民夫妇,为儿子儿媳买房、生小孩操心。老二倪伟强,与妻子离婚,独自外出旅行。老三倪伟贞,谈起姐弟恋。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故事。只有老二妻子张春梅面对无故离婚,一边应对工作压力,一边赡养生病的公婆,还要相处叛逆期的儿子,倒是形象地展示了人到中年的各种问题,值得展开说一说。

人到中年,年岁已经成熟,生活却不会停下脚步。各种事情会以新的面目提出挑战,如何应对,可看看张春梅(郝蕾 饰)是怎么做的。

 

01

    此剧一开始,倪家老太太庆祝78岁生日,老二却迟迟没来,之后便向张春梅提出离婚。究其原因,也不明说,只是反复强调自己不想再过眼下的生活。

老二的家庭在外人看来是让人羡慕的。倪伟强是大学教授,科研多次获奖。张春梅是杂志社副主编,业务精通,有望升任主编。儿子正在上大学,聪明阳光。夫妻俩有自己的房子,宽敞明亮。跟着他们过的母亲,身体也还健康,婆媳关系情同母女。

这样的家庭,老二为何要舍弃?直到本剧后期,才知道老二是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差点自杀。抑郁症病因复杂,从剧情来看,也许是科研课题压力大,学者提名未实现,或许还有他与学生助手关系亲密的传闻。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夫妻间各自忙于自己的事,相互交流沟通少了。

生活常新,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也应常有。长期不交流,各忙各的,相互之间的陌生感就会增加,真遇到什么事,也不想沟通了,甚至是弄出其它什么猜测来,搞的不好收拾。

事情的转机来自西藏旅行。当老二准备告别人世时,西藏的山水和星空给了他宽慰和启示。他回归家庭,服侍母亲,配合治疗,亲人的温暖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动力。

看来,心情郁结,出去走走是一副良药。婚姻也需要用心经营,这样才能保鲜。

 

02

张春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完美生活》杂志社工作。二十多年的工作积累,让她得心应手。主编调任总部,她是最有希望的接任人选。

不料,总部选择了比她年轻的人。意图很明确,在纸媒日益走下坡路的时候,更需要年轻人的敏锐和冲劲,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她很郁闷,坚持做完自己策划的一期“金婚”内容后,提出了辞职。

杂志社极力挽留。她决定寻找自己新的人生路径。

她虽说人到中年,跟不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但她工作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不久便发现老龄化已成为社会热点。她与某养老院负责人联手,做方案,拉投资,借着“金婚”专题获得大奖的时机,扩大养老事业的社会关注度,同时也找到了自己新的事业目标。

时代的发展,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有时真是日新月异。互联网催生了移动通信、新型媒体、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特别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中年人的思维、经验,容易形成惯性,加之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负担,精力分散,时间一长,很容易掉队。

中年人的长处是经历丰富。经历是一个人的生活底气。经历丰富的人,看得清现实,扛得住压力,经得起风浪。如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新的目标,事业就能上一个新台阶。

张春梅便是这样。她的突出能力让投资方看好,将她放在了更高的管理岗位上。

 

03

张春梅面对的生活挑战,还有赡养婆母和应对儿子。

张春梅父母早逝,婚后她一直与婆母生活在一起,情同母女。

正在她与老二闹离婚的时候,婆母也被发现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得这种病的人需要看护,老二自作主张将母亲送到养老院,张春梅先是将婆母接回来,之后又请了保姆伺候。保姆有事回家后,她又请老三帮忙。后来自己辞职后在家照看,老二从西藏回来后接着照护。

家有老人是个宝,一旦病了不得了。照顾老人,费心费力,不是短时间就能突击完成的事情。还会影响工作,涉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义务和利益,稍不注意,误解冲突不断。

张春梅主动承担了赡养老人的责任,无怨无悔,确实不易。与老大媳妇精于算计相比,更加难得。

张春梅的儿子就在津北上大学。从小到大,儿子都听妈的安排。年满十八岁后,他开始主张自己的想法。他不满母亲给他选的经济专业,热衷于玩音乐,以致学业下降。班主任联系家长,张春梅劝说儿子,儿子根本不听,甚至想退学,母子冲突骤然升级。

还是老三出面,从中调解,让张春梅接受儿子已经长大的现实,让儿子做他喜欢的事,让他独自去面对社会挑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哪怕父母再能干、再聪明,给建议可以,能提供帮助和条件更好,但不要管得太多,更不要替代,也替代不了。

 

人总是会长大、变老,这不是你愿不愿意的事情。

生活却是常新的。上学、工作,结婚、生育,生病、养老,日子天天来,内容在刷新。

快乐幸福是有的,更多的是压力,是挑战。如何应对,构成不同的人生。

关注身边的幸福,接受生活的挑战,承担自己的责任,尽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继续前行,不负此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