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面对挫折,选择决定了走向

标签:
娱乐感悟 |
分类: 影视杂谈 |
看电视剧《三体》的几天里,感觉有些云里雾里。现实与幻想,科研与游戏,侦察与除恶,给人以另类的体验。
比较现实的部分,是剧中“统帅”叶文洁的经历。正是她的特殊经历,串起整个故事的架构,既有历史背景,又有现实进程,触及到人性的敏感地带。
年轻时经历的挫折,往往带来不一样的选择,从而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01
叶文洁的经历是通过多段回忆连接的,也构成了她行为变异的背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她父亲受到运动风暴冲击,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给年轻的叶文洁当头一棒。科学研究被迫中断,是非曲直混淆不清,强大的冲击力让她措手不及。
她被下放到北方一个林场劳动。伐木工地天寒地冻,一个弱小女子也干着粗重的体力活。体力劳动一方面得到赞扬,一方面又作为惩罚手段,美其名曰通过劳动净化灵魂。
偶然一次机会,她认识了一名来林场采访的记者。几次交流之后,两人都有些相见恨晚。尤其是对上百年树木的砍伐,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两人都觉得非常可惜。记者便写了篇内参,叶文洁只是帮忙抄了一下,不料惹出大祸。那个记者将此事完全推给叶文洁,叶被关在黑屋子里交待问题。
真相难辨,人性险恶,情感受伤,残酷的现实让她透心寒凉。
她感到了绝望。事业不成,前途无望,亲人远离,她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留恋了。
02
命运往往在谷底反弹。
一架军用直升机将她接走,来到一座神秘的山上。后来她才知道,这地方就是传说中的某个基地,与她所学的专业“天体物理学”相关。她父亲有个学生在这里负责技术,以专业需要将她调来。
她穿上了军装,却没有帽徽领章,连“同志”的称呼都没有。她先是干杂活,后来搞维修,这都是一种考察,看她的表现如何。直到考察过关,才让她开始接触业务。
不管怎么说,比起关在林场黑屋子里的日子强多了。
她先是在发射部门值班,也不知发射的是什么。基地政委告诉她,发射的电波类似一种武器,是对付敌方侦察卫星的。后来又调她到接收部门值班,这才知道基地的核心任务是接收和分析地外文明信息的,以反制敌方利用同类信息对付我方。
一个不能得到彻底信任的人,尽管生活待遇大为改观,但心里的温度并没有升起来。她无力改变现状,失望之余,也希冀天外之音带来改变世界的讯息。
03
人的命运往往由偶然发生的事情而改变。
有一次监听时,叶文洁突然发现太阳有放大转发讯息的功能,她试着发了一条给地外文明星球的讯息,没想到之后还真的收到了一条回复。这可是天体物理学划时代的发现!她欣喜若狂,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基地政委也收到了,并且命令她不要轻举妄动。
巨大的喜悦让她完全不能把控自己,她偷着给地外星球作了回复。事后她担心此事暴露,危及她的处境,竟然借查找设备故障之机暗中将政委及丈夫弄死。
为了保存自己,为了独贪“天功”,她由一个受害人变成了残害他人的人,包括对自己那么好的丈夫。如此残忍的她,却要假借地外高级文明来拯救地球文明的名义。
虽说科幻故事玄乎,其根基还是建立在人性的演变和社会发展的逻辑上。
04
由于社会变迁,基地密级降低,经费减少难以维系,最后便荒废了。
当初以为终身走不出基地的叶文洁,后来当了大学教授。在天文台选址时,她结识了一个外国环保者伊文思。此人觉得地球污染严重,地球人已无法自救,感到非常苦恼。听到叶文洁说的地外文明之后,像是找到了救星一般。之后他回国继承了一笔巨额遗产,在海外组建了一支队伍,以叶为“统帅”,准备迎接地外文明的到来。
叶文洁则在国内建立“科学边界”组织,宣扬人类不能自救,造成众多科学家思维混乱,失去奋斗目标以致绝望,有的甚至自杀。
偏执的理念不仅带给别人混乱,也给自身带来分歧和争斗。“科学边界”组织内部分成几派,互不买账,导致互相残杀。
名义上是为了拯救人类,实质上却是反人类。事情走向了极端,再美好的愿望也变成了谎言,拯救变成了毁灭,标榜的正义成了伪善。
人们在这种被动中仍然可以有所选择。挫折后可以反思,可以奋起,可以等待,也可能失望,导致空虚、偏执,甚至绝望。
一旦有了选择,路径便会左右走向。向好,向坏,随大流,总之回头比较难,代价会很高。
当自己无助时,可采取等待的办法,等待事情的变化,等待时代的变迁。世事易变,变化总会到来。
事情有多个侧面,认知需要多元。偏执极端貌似深刻,但很有可能是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