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有关理想与现实男人的话题
(2009-08-19 12:44:56)
标签:
理想现实女人男人生活情感 |
分类: 《记录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
昨晚上接近11点的时候,星发了几条短讯后,大概觉得短信说话不痛快,还是从北京打来电话。又快一年没见到星了,有点想念这个拥有满族血统的北京丫头了。正在暑假中的星,还继续在GRE与托福的奋战中,她解释正好学校放假就趁这个时间看看书,但我了解星,虽然她的工作需要英语。当年的我们,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而期望考研深造,带着一种120%的理想主义,去憧憬未来。大家都毕业两年了,不禁又一番感慨,工作久了,就容易丧失自我学习的毅力。至少,星比我更积极些,但兴许也比我更理想。
话题的重点,当然不仅限在学习的话题上。二十五六岁的我们,早已不是只会看着学习与分数的人了。有本书名叫做《二十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很多个安静的夜里,这个书名让我有种莫名的恐惧,一种对年龄不断上升,而自身却不足以达到某种标准的忧虑。家庭、婚姻、事业、财富、责任……那一个个名词,开始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
而我们,究竟要选择怎样的人生?那个时候的我们,总会想着明天一定可以很好,凭我们的优秀,又何以担忧那些未来。那个时候,摆放在自己面前的选择总是很多,这个也很好,那个也很好,于是,总将自己的能力过于放大,觉得不论哪个,我们都可以付出一点点力,便可以得到。而后来,我们在经历之后翻然悔悟,原来太多选择的结果,最终只是什么都得不到。如同那个海边拾贝的故事,既然拾起了那块自己认为最美的贝壳,那就永远不要再来海边。
现在的我们,依然在现实中上演着重复的故事,如同历史总是不尽的相似。在谈话中,愈来愈发现自己的观点和星有着太多的相同。曾经在校园的我们,就有很多的共同话题,给未来规划蓝图,希望永远可以一起做朋友,也经常八卦地讨论某男生。我们都是十足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和对方的要求都如此之高,不希望随随便便,又不期望人生有太多的错过。我们早已是等不起的年华,却又不得不处在等待之中。
我说,清华可供选择的范围不是很广嘛,硕士不行还有博士生,但再不抓紧也确实难了。但是,对于女人来说,五年六年的时光确实太久了。有谁真的愿意去等待这样一份没有保证的爱情和婚姻呢,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是随时都可以倾覆在暴风雨中的船只。除非彼此真的就这样坚持,两人志同道合目标明确,但现实却总叫人无奈。很明显,我们的谈话只是一种惺惺相惜,半斤八两。两个典型的80后剩女,在半夜讨论这样的话题不禁有点滑稽可笑,但又是很多处在尴尬境地中让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这里又不得不补充一下,星是比我有范儿的北京美女。
星说,很多时候情愿自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傻里傻气的女孩,什么都不懂,也就这样顺顺当当遇到自己觉得生命里重要的人了。我说,是。因为我们考虑得太多,想得太全面,于是现实约束我们的就更多。我们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期望自己拥有的,也应该是最好的,更不期望在这个时候来妥协。无法逾越的,仍是我们的内心。
也许,理性思维和现实的无可奈何,还将在那里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