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0年,我们的得失
(2009-06-06 01:41:24)
标签:
高考30年求职毕业教育大学杂谈 |
分类: 《文化畅想》合辑 |
再过一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表弟属马,正好高考,不知道这个长居班级第一的帅小伙,考试能发挥到哪个程度。说实在的,高考的结果在半年前就已经定了,只不过是在最后的几天里,考验心理的承受能力以及现场的发挥。但愿他的心理素质过硬,同样的失误,不应该在一个人身上发生两次。我希望他不似我,经常犯类似的错误。
经济危机的蔓延和影响,似乎自己还是没有体会到。和长居国外的朋友聊起通信行业的前景,他给我的答案,也是前景未明,实证便是这个代表世界最新科技的通信业的大公司,这几年是都不会招人了。“形势不好”四个字,简单明了。记起去年年底和一群早已事业有成、家庭其乐融融的校友,聊起过这个金融危机的话题,好些公司确实也裁员了,人力资源申请早早关闭了。也许,这也如同一条食物链,终将慢慢渗透,一点点扩散开去的。所以,我总觉得那出生在70后的一代,是及其幸运的。接受过高等教育,市场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加上努力,成功则是必然。
高考制度推行30年后,我们留下了怎样的一个社会大环境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十六、十八年时间,在最后真的可以为我们带来应有的价值吗?我现在实在难以回答。如今还是有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对于工作挑三拣四,把自己看得很能干,却很少去思考自身上存在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也在想,我们花16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接受中国所谓的“素质教育”,在未入大学之前,对自己的期望总是那么高远,而真正进了大学,却对究竟是“我上大学还是大学上了我”,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疑问。大学四年,在继续着某种高中教育模式之后,作为一个单纯的个体,又可以得到多少东西?如果你在大学并不怎么努力,如果你在大学没有去接触更多东西,那么也许,四年青春换来的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已。这种感触在我踏出校园后变得更为深切。
高考之后,我们的得失又是什么?
人的一生,当然不可能如同我们预期的那样顺利。有得有失,则是生活的必然。或许,你也足够幸运,但没有实力却不可能一直幸运下去。也许,这个时候的你风光满面神气十足,但下一秒的时候,也会遭受不可料知的打击。如果高考顺利,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但谁都不能预言,20年后你就可以生活得比我好。如果高考不顺,也不过仅此结果之后的,对未来的另一种选择,而这种无奈的选择在20年后看,未必不好,也许成功会更早眷顾懂得生活磨砺与生命享受的人。至少,分数并不代表全部。
30年前的高考,如此轰轰烈烈。而今日的高考,依然是庞大的大军,还是轰轰烈烈。媒体上说,今年XX万考生放弃了高考。谁说“放弃”高考,不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吗?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中国高等院墙之内的教育的,如果年华没有好好过,那么至少在性价比上看,那样的投入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则是一个不幸,而对于整个中国来看,也是一种不幸。
遵从自我的选择,也尊重别人的选择。
或许,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选择权始终在于自己。30年后,我们依然遵从心灵的选择。不论高考抑或人生的某个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