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自由和山巅上的空气相似,
对弱者都是吃不消的。
——芥川龙之介
《让我们相逢在更高处》前言
在这本书里,我们终于相逢了。
我们见过面或者没见过,仿佛素昧平生,但是知道彼此存在。在远处黑色的夜里,我们知道有人正在出发,和我们一样,打点行囊,深深呼吸,路上也默默擦泪,一抬头望见远方山峰的微光。
这是一些路上的人写给彼此的信,描述各自的出发,各自的半山腰,如何攀爬,低落和狂喜。道路竟然如此不同,但都经由自己选定。而走了一阵后,你会发现,整个人生里的一切,都如上山途中,自下向上,越向上越困难,能交流的人越稀疏,能看到的世界却越广大。当然难,但还是要攀爬吧,只活一次,只想看看高处的世界。
更高处有什么呢?
更高处有俯瞰的喜悦。当你终于站定,直起腰身,像下眺望,第一次看到了全貌。曾经困恼你的扑朔迷离的来路,突然全都清晰。原来另一条路更近,原来那条路本不必走,但没关系,毕竟是到达了这里。
更高处有风景。当四周再没有屏障遮挡视线,你看见天边极远的江河,残阳如血。你看见原来还有更远的地方可以去。
最重要的是,更高处会有你自己呀。你再抬头看看那远方山峰的微光,遥不可及,但有一天那里面会有你呀!
只有到达,见到那个人你才能看着他的眼睛说:原来你也在这里。
只有到达,你才能笑笑说:我来过,我见到过了,其实也没什么。
可以确定的是:在更高处,人会越来越少,去往高处的路上,你会倍感孤独,像那些真正的登山者一样。如果你已经出发在路上,这孤独由来已久。如果你对个体所在趋势、行业、目标和实施办法、下一个增长点一直探索但仍感到迷惘、可以认为你陷入的是“战略孤独”,这种孤独只有靠持续论证和时间推移才可以渐次解锁,基本伴随终生;看似结伴上路的人,其实也都是独自登顶的。没人陪吃饭陪看电影的孤独都算得了什么呢?
我也一样。继续去往远方山峰,但一路上会记得,那年在上海的读者见面会,肩膀单薄的面包婶如何在人群中站起来,一句句讲出她的故事,眼泪涌出眼眶。
那年大程子如何在微博私信中发来她双腿手术后的照片,触目惊心,紧接着是她的笑容,震惊得我久久说不出话。
那年,在ShapeGirl马甲线大赛的舞台,郑怡和李思雨如何微笑走上舞台,走入追光灯下,收获全场观众的欢呼赞叹。
在茫茫人海里,在这本书中,我们找到彼此,辩认出同类,激动的相遇。当有一天我们在路上相遇,当我们彼此拥抱,我知道是什么召唤你向远方出发,是因为远方山峰的微光,是因为山巅有云朵围绕,因为云朵在山巅沸腾。
不然,有什么意思呢?
长久以来,
我独自攀登,
只为在更高处,
与你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