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10月27日

(2015-10-28 13:37:02)
标签:

杂谈

提问:存在感缺失症怎么治?

回答:存在感缺失症是一种近年来很普遍的流行性神经症,是由圈层化生活和社交网络,如BBS、QQ、微博、微信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独处障碍或无网络幽闭恐惧,呈现行为或意识状态的改变。

      此症典型临床表现可以分两大类型。其一,无法自控的追求出席率——比如成为Party Animal,热衷现身各种聚会,被看到、被寒暄、被拍照、被品评。其二,无法自控的追求线上关注——比如在论坛维护知名ID,努力刷微博,关注评论数量,关注粉丝总量和瞬间涨跌。。。微博推广后,简直就成为刷存在感的现世神器——让每一个个体认为自己确实存在于这个社会,正与无数人和事发生联系。如果正常存在感可以表达为“我X故我在”,那么存在感缺失症患者则可以表达为“被人知道我X,故我在”。

       患者为了有效的实现以上两种存在,会导致一种类似上瘾症的行为——严谨的以效率手册作为工具,把时间分段,然后以他人填满之,注意,是他人。由于患者的内在动机的区别,这种“他人填满现象”一般来自两种出发点:第一种,只有我对他人来说好看强大,他人才会爱我,我才有价值;第二种,只有我对他人来说有用被需要,他人才会爱我,我才有价值。温饱之后,一切人类需求归根结底都是情感上的需求。

       此外,存在感缺失症会派生出一种可怕的存在感式沟通,这种沟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手段就是目的,用不停波动的情感悄然替换了空虚、寂寞与思索,这过程总是欺骗性的叫人感到充实。比如患者常常会在同一时间找局,求偶遇,如果幸运则最终聚在一起玩耍、吃饭和闲聊,甚至不辞劳苦转战场地,话题随风飘荡,不明所以。这样的局在场时充满简单的开心,离场时往往微醺,醒来后怅然若失,只记得曾挥手和那些模糊的面孔道别,转身又一次消失在空气当中。当空虚的个体在某时某地终于找到一个群体一起做同样的事,个体将倾向于确认自己所做之事是有意义的,自己便被赋予了存在感,甚至使命感。(理论依据详见《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

       《大学》里教诲说“慎独”,才能够修身养性。但现状是“独”的时间和诉求已所剩无几,更谈不上“慎”——那些检查、关照、反省的方法和态度。想要“慎独”,需要重新展开效率手册,重新核定时间分配,不再把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慷慨的分享给飘荡的他人和群体。如果总是受他人他物影响,生命只好一次次被干扰,不可能产生主见与定见,更不可能有时间去检查那见解的质量。

        丰富从来都不是一味的填满。虚妄的存在感都呈现出一种瞬时的、表层的快乐。如果只能一味的围观他人的观点,如果脱下华丽的壳只剩下不能自成系统的内里,才是真的没有存在过。

 

治愈方法:

1. 限时戒断社交网络

要知道,在社交网络不晒不分享不存在的生活,也是生活。尝试以1天、7天甚至30天为期,坚持不发图文不更新。当你做何事别人都无从知晓候,你的选择才是真正的选择,才不是因为存在感而转移的。

2.区别真的想做和看上去该做

 “我想做这事”和“我看上去必须优秀”是两回事。做了前者,别人知与不知,你都有乐子活的爽;后者必须结果优异且被看到你才会爽,且只在结果处短暂爽。后者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就过高了。可在启动前多加一层思考。

3. 更多关注核心人际

父母兄弟师长和密友,一个人的核心人际累积在10人左右。你的存在与生活质量其实只有这10人真正关心挂怀。多与他们交流互动,因你的存在而让他们更添喜乐,是存在感的真谛。

4. 停止借他人粉饰自身

在保障学习吸纳的前提下,多出席多见识,但见前辈权贵宜多请教,少合影,尤其抑制见人动辄提及“我兄弟”、“我朋友”、“刚一起吃过饭”。除非你是他,否则令人失笑外并无真正用处。

5. 不停止自我探寻

活得真才能活得爽,真正的快活在于从心所欲,这是理想人生,并不容易。但真要想有抵达的可能,至少要努力研究自己的“心”的真正方向,否则晒照、点赞、出席都只是线上线下的东奔西跑,就像池塘上的浮萍。

一句话点评:如果只能一味的围观他人的观点,如果脱下华丽的壳只剩下不能自成系统的内里,才是真的没有存在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真爱
后一篇:2015年10月28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