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跑在路上

(2014-07-10 10:53:51)
分类: 轻熟人生

跑在路上

 

SupremeLin:
现在很多人都对跑步这事说了好多,很多观点听着挺虚的。潇洒姐你一向说话比较坦诚,你参加两次马拉松了,除了锻炼身体之外,我想听你说说你到底从跑步里得到什么了?

 

潇洒姐:
就拿上海和台北这两次半程马拉松来说吧,时隔半年,地点不同,体验也差别很大,这里面确实有些心得,终生受益也说不定。

 

第一次上海马拉松,又兴奋又怕怕的,都是未知,所以准备得郑重又卖力,把科学表格打出来贴在墙上啦,和马拉松专家做朋友啦,赛前恪守睡眠和饮食计划啦,该做足的都去做,基本上就是要去完成人生遗愿清单的意思。

开赛以后自己路上一直在心理建设,还配合学来战略战术,始终把敌人想得很强大,由于特别痛苦的难熬的时段并没有出现,在完赛后我出现了膨胀感达三天之久,觉得这也行那很多事我都行。

 

台北我是完赛了没错,但我要说说全程都发生了什么:

 

经过上海的体验,我觉得我掌握了过程里的感觉,依据经验展开想象,恐惧和好奇的部分消失了。这导致了没有一个比上次坚实的目标鼓舞我坚持锻炼。所以练的不好。体育锻炼这东西,练得充分与否差别很大,直说吧就是这趟我累得半死。不好好练,累得半死是自找的。

 

上海是国际马拉松赛事,出发处几万各色参加者无论从气焰上还是视觉上都非常壮观,站在队伍里基本就等于泡在肾上腺素里造成热血上涌;台北是7500个身着同样背心的萌妹子,多数白又软。环境很重要,在一条汹涌的江河里随波逐流和在一条静静的河水里随之流淌是不同的。

 

台北跑起来之后,确实是静静的,妹子们跑步声又轻,还有就是赛事规模小,台湾人民夹道加油者很少,这就与上海21公里几乎连绵不绝的围观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见是否受到鼓励比我想象的重要,跑是一直靠自己的腿,但是心念是和场外接通的。路上一寂寞,累的感觉都更真切了。

 

格外累也是由于台北天气热,湿度大,全身完全湿透数次,但极其幸运的是,比赛中一直是阴天或小雨,赛后出现了酷暑直射的大太阳,烧灼后背那种的。路上甚至因为中暑被抢救了几个人。我想,如果是酷暑大太阳早出现一小时,我就绝对没能力跑完全程了。这是运气,最不可知的部分。

 

上海起跑后,我都是自己一个人,但这次我和塔塔一起,她是第一次参加半马。路上塔塔出现了突发状况,我们不得不几次减速或者停下。一个人和一个Team是不一样的。Team里同伴的状况和速度就是整个Team的状况和速度,Team 除了守望相助也没别的招儿。这是跑起来才意识到的。

 

然后就是最刺激的一个体会了——上回跑马,我起跑后除了喝水就几乎没停过,这回由于各种原因我停下来或步行了若干回。我不回头还好,我一回头,就看见一大帮一大帮白又软、平均年龄小我15岁的妹子刷刷的扑面而来,又迅速离我而去只剩背影,一秒钟就把我甩在后面。我当时就觉得,这才是我参加这个马拉松,最核心的隐喻。。。

 

那么多人之所以都在迷跑步,也许是因为除了锻炼身体之外,跑步就是个最直白的隐喻。人们常说“出发、旅程、奔跑、在路上、人生没有终点之类”的比喻词汇,而跑步就是这一切本身。跑与不跑,这种方向、竞争、速度、寂寞和坚持都一样存在,对人有质量的生命都一样重要。

 

就像现在我坐在电脑前,如果我不思考、不写作、不向前,分分钟就有至少几百万个白又软的萌妹子超过我,即使我思考、写作、向前,几百万个萌妹子们一样会超过我。这里面最大的隐喻是我知道我是跑着的,和所有的萌妹子一起都跑着,做一件关于方向、竞争、速度、寂寞和坚持的事。身体跑与不跑真没多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在这条路上,跑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