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字路口和我的导师-《时尚时间》2012年1月号专栏

(2011-11-01 23:42:09)
标签:

教育

艺术学院

长镜头

研究生生活

考研

导师

文化

分类: 轻熟日记
米字路口和我的导师-《时尚时间》2012年1月号专栏


昨天是2012年研究生考试报名的最后一天。

书出版之后,在每个十月我都会收到若干封来信,关于她们所面临的人生米字路口——考研,或者不考。

大家都是因着我书中考研的章节《要,还是不要继续上学?》而来,那里面我记叙了我的榜样大姐对我说过的话:“这种判断,只能你自己做。别人不知道你的实力、志向、前因后果,没法儿真正给你建议。”

她还说:“但凡劝你保持现状的人,他自己的人生选择也总是保持现状;建议你给自己留后路的人,他自己做事也会瞻前顾后;鼓励你勇往直前的人,他自己也会一直往上走。人们都是以己度人的。所以,吸取建议的时候,那些和你不是一个思维系统的人,就不用问了。最好问那些同类愿望已达成的人,或者问你的榜样。”

以上是我能给到站在考研米字路口的朋友们,最好的建议。

考研的确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之后的学院生活成为我创业的孵化器。但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书中我尚未提及,那就是我的导师。

我与导师有三次重要的交谈,受用终生。



我是2004年1月参加的研究生全国统考,现在看来,真有点儿像陈年往事了。

2003年我24岁,一个偶然场合认识了我的导师,当时我当他是一个有型的大叔。
他自我介绍说:“我是人大老师,艺术学院的。”
我说:“您教什么?”
他说:“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新媒体。”
我说:“我考您研究生。”
他说:“行。考吧。”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当我2003年9月当真决定从外企辞职的时候,犹豫了,于是给他打电话说:“我24了,考上就25了,念完28了。您看结婚生子这事儿。。。”
他说:“几乎每一个妇女都能结婚生子,有几个能考上人大艺术学院研究生呢?”
我惊醒,翌日辞职。



我于2004年6月被人大研究生院录取,总分列艺术学院第一名,并获国家全额奖学金。迄今沾沾自喜。
“从此你要改变你观察世界的视角。”入学后第一天,我的导师说。
“怎么改变啊?”
“每天一睁眼,就把你的视野当成一个电影画面的长镜头。感受和观察你看到的一切,只感受和观察,不要评价和挑剔。”
“哦?”
“这有两个好处,第一,打破你旧有的标准和框架,只采集信息,当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让最本质的东西自己浮出水面;第二,其实你看到的真的就是一个电影中的长镜头,你是演员也是观众,这样你才能训练着偶尔抽离自己的生活。然后,你既可以拥有投入的热情,也可以拥有旁观的冷静。”




我花费了一个星期,用Painter和Wacom手写板画了一副极精细的女人体日式纹身图样,拿给导师看,心里面期待得到的是 “你虽然是个跨专业非应届的学生,但是美术功底真是的很专业呢”之类的夸奖。

结果导师只暼了一眼,问我:“你觉得你能成为大师么?”
“呃。。。不能吧。”
“那这么闷头细扣,不就是匠人么?”
“。。。。。。”
“画这些是浪费你的生命。你得做通才,做导演,做统帅队伍里所有能工巧匠的人。你要学会挑选合适的人,用合适的工具,实现你心中的大图景,你心中的画要远远大过这张纸才对!”
“那也得有队伍让我统帅啊?”
“你会有队伍的。”


深深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童岩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