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笔记(五)

标签:
《孙子兵法》《尔雅》说文千军万马战略团队企业战场 |
第二阶段《孙子兵法》早就听完了,之后笔记陆续整理了一个月,然而每度增补都有新理解,每次理解都绝望于兵法范畴之广大。既然无止境,决定暂且止笔掩卷,并说服自己:行舟时水涨船高是正常现象,适时总结是前进时用力划出的一桨,就目的地而言,及时出手比考虑角度更有效。
笔记不是严谨的论文,所以把大逻辑略去,按照我的习惯,所有内容以条目状罗列。这些条目都是为我所用的精华部分,阅读时能够在心中开枝散叶,产生无尽联想,使思路清晰、知识凝练、意识升华,使心脏在理性共鸣之中得到抚慰。
《孙子兵法》写的什么?
胜,克也。――《尔雅》
成,就也。——《说文》
赢,贾有余利也。——《说文》
《孙子兵法》成书于距今2500年,早在圣经旧约之前,讲的是如何胜,胜的方法和手段。《孙子兵法》的目的明确,一切只为获胜,通篇只谈成败、输赢。就《兵法》本身而言,很明显只写给想赢的人,这是写给强者的学问。至于环保、慈善、强权等衍生议题或负面效应,不在讨论之列。
战略是人与事的统帅之道
·
·
·
·
·
胜的勇气与条件
第一,
我们不是在砌一块砖,也不是在修一面墙,而是在建一座教堂。虽然专注每一块砖,但我们心中有整个教堂。
有些路好走,但不通往最终目的。在战略失误的情况下,劳动不是积累财富,而是葬送财富。行军越久,离胜利越远。
第二,
“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审时度势,先谋而后动。”
积累必胜的条件才是勇气的源泉,其他都是莽撞和愚勇。最忌情况不明决心大,意气和激情能撑一时,绵延的生命力靠持续强劲的头脑与内心。苦练内功永远有用,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
第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心地坦荡,始终如一。
第四,
无利不起早,不做赔本生意,不莫名出手,不做情绪化决策。戒怒,慎决。和平处理不得于认账。
------------------------------------------------------------------------
学习心得:我还是统帅我自己吧,还是虚心的从自我出发吧,一天五件事儿都办不利索指挥个什么团队、企业、千军万马啊?课堂上说最难就是战略部署与战略执行的脱节,我觉得正是——比如说一天到晚妄想某日高屋建瓴、叱咤风云,然而正减着肥呢,这一顿又吃撑了。正打算好好充电呢,这一天又起晚了。。。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