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饶市区标志性古塔——上饶双塔

(2014-01-01 11:36:42)
标签:

上饶标志

双塔文化

杂谈

http://s2/mw690/0017E13Rgy6FrEvqpqN41&690

奎文塔和五桂塔均位于信江北岸的岩石山上,始建于明清年间,是上饶市城区历史文化遗存的宝贵财富。两塔相距约1500米,信州人习惯称为“上饶双塔”。2004年市政府拨款建“双塔公园”,对奎文塔和五桂塔进行了维修,成为上饶市中心城区一大型城市临水景观。如今,这两座明、清时期建造的古塔均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上饶市区的标志和象征。

镇压水患的奎文塔

奎文塔原名 “见龙塔”,俗称“龙潭塔”,为七层古塔,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塔下是信江和丰溪二水汇流而成的大深潭,古称“龙潭”。据史料记载,在明朝的时候,信江河经常发大水,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为镇住发大水的蛟龙,百姓们修建了见龙塔。后塔坍,仅存二级。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郡守王赓言率同通判汪正修、上饶知县赖勋在仅存的原塔二层之上重新加建五级,顶层祀奉梓潼帝君神像,易名“奎文塔”。

奎文塔高49米,径10米,八角形砖石结构。第四层的壁上,镶嵌有王赓言等重修奎文塔的青石碑记三块,三至七层的塔砖中,有当年各砖厂的印记。塔内有石阶,可盘旋而上。塔下曾建有塔院,塔院建房数楹,其中有纯阳楼、惠济夫人祠、仓颉祠、惜字炉、观水亭等附属建筑。至清朝末年,这些附属建筑,先后倾圮,仅存惜字炉而已。

http://s3/mw690/0017E13Rgy6FrEzrTUu22&690

金榜题名的五桂塔

五桂塔,又名乌龟塔,因塔址五桂山(俗名乌龟山)而得名。五桂塔高 17米,五层八角,砖石结构,仅底层中空,开四门,二层以上闭实,无梯阶上通。该塔塔檐纹饰及整体风格,与奎文塔清代嘉庆年间重修的上五层相同,据此推断,五桂塔的建造时间当在嘉庆年间(1796一1820年),即十九世纪初期,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

说起五桂塔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一年朝廷科考取士,有五位进京赴考想搭船赶路的书生,在此相遇。天色渐暗,一时不见便船,便在河边的一块巨石上畅谈,不觉已是天亮。虽然五位初次相识,然而意气相投,约定进京赴考之后,无论科场得意与否,都再来此一聚。后来,也是天公作美,五人都皇榜题名,得中进士。再次聚会,友情自然更加深厚。遂合资在此建塔一座,在附近山上一人栽植一棵桂树,暗喻蟾宫折桂,流芳后世。后人便称此塔为“五桂塔”,称此山为“五桂山”。

临水景观“双塔公园”

五桂塔跨奎文塔约 1500米。两塔遥相呼应,与江流相映成趣。2004年市政府拨款建“双塔公园”,对奎文塔和五桂塔进行了维修。修建后双塔公园将形成“五桂塔史迹保育区”、“滨水文化景观区”、“奎文塔院浏览区”及“龙潭桥下湿地景观区”,建成“龟峰探源、锦鳞耀辉、桃源烟柳、卧龙观澜、松壑听涛、奎文显渊、龙潭驰怀、流溪落霞”等八大景点。是继三江亲水广场之后上饶市中心城区又一大型城市临水景观,将成为城市的绿肺、活的绿色“呼吸机”,城市居民居住、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夏夜,散步的人们在桂花树下,倚着青石凳而坐,一边轻轻地交谈,一边欣赏着这怡人的美景。夜色渐浓,古老的双塔在月色渲染下,更具诗情画意、更具浪漫气息。江风掠过,奎文塔周围的桂花树迎风摇曳,塔铃迎风作响,花香阵阵袭来,沁人心脾,令人心驰神往。远处,江面行来一艘竹筏,行筏的渔夫娴熟舞动着撑杆,筏首的那盏渔火似乎诉说着渔夫勤劳的往事,渔火和着月光在江面跳跃、在江面荡漾。筏头将江面裁开,筏尾将江面缝合,竹筏由远及近,由近渐远,慢慢地消失在夜色中。

如今,这两座明、清时期建造的古塔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巍峨的塔姿与滔滔信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信州区滨江西路一道独特的美景,已成为上饶市区的标志和象征。信江河碧波荡漾,“双塔公园”绿树成荫,江边古塔巍然矗立其间,不仅给城市带来古朴的美感,更增添着浓郁的人文风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