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
题咏日本京都金阁寺
(日本观光旅游诗抄之五)
鹿苑流丹枫烂漫,
笠山凝翠树葱茏。
夕佳庭里问茶道,
不动堂前聆佛钟。
湖映辉煌金阁寺,
帆悬曼妙陆舟松。
参禅为法观如是,
浴火重生绝世容。
下面是我拍摄的一些金阁寺的照片:

世界文化遗产——金阁寺

倒影镜湖中的金阁寺舍利殿——鹿苑寺的绝景
金阁寺的美景

金阁寺的陆舟松

金阁寺的陆舟松

绿树红枫掩映中的金阁寺

远眺金阁寺

鹿苑庭院中的烂漫红枫

鹿苑庭院中的烂漫红枫

和金阁寺合个影

和金阁寺合个影

金阁寺的住持院

金阁寺的龙门瀑布——鲤鱼跳龙门

金阁寺的白蛇的塚

金阁寺的白蛇的塚

金阁寺的白蛇塚
金阁寺的夕佳庭

金阁寺的不动堂
注:
金阁寺(日本京都鹿苑寺别称)一般指鹿苑寺(日本京都境内寺院)。
鹿苑寺(ろくおんじ),是位于日本京都市北区的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其中,内外都贴满了金箔的三层楼阁建筑(舍利殿)也被称为金阁,包括舍利殿在内的寺院整体也被称为金阁寺(きんかくじ)。该寺为相国寺的山外塔头寺院。
鹿苑寺寺名源自于寺院的创立者即室町幕府3代将军足利义满的法号
·
鹿苑院殿。山号为北山(ほくざん)。寺纹为五七桐。该寺院是在义满死后,将他原来的北山山庄改成的寺院。舍利殿本是室町时代前期北山文化的代表建筑,但是于昭和25年(1950年)的金阁寺放火事件中被完全烧毁,并于昭和30年(1955年)重建。
平成6年(1994年)12月,鹿苑寺全境作为“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历史建筑。
金阁寺:金阁寺是高达12.8米的三层楼阁建筑,第一层为法水院,是体现平安时期高级贵族住宅特征的寝殿风建筑,里面供奉足利义满像和宝冠释迦如来像。第二层为潮水洞,是代表镰仓时代书院风格的武士住宅建筑,是岩屋观音坐像和守护神四大天王。第三层为究竟顶,安置着释迦遗骨,也称舍利殿。舍利殿顶上立着一只鸡身蛇腹,展翅向南的凤凰。现在的凤凰是第三代,至今还保留着第一代的凤凰。它将贵族之家,武士之家,禅寺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座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的名建筑。二,三层由约二十万枚金箔装饰而成,使用的黄金总重量达到了二十公斤,可谓名副其实的黄金豪宅。
陆舟松:位于金阁寺东侧的陆舟之松是具有六百年历史的京都三大古松之一。这是当年足利义满亲手移植的盆栽。远看就像一艘船帆指向西边,正开往西方极乐世界的希望之舟。
镜湖:金阁寺前的镜池湖有2000坪,是整个庭园的中心。为表现极乐世界当中七宝池的意境,湖面上不仅有象征日本本州的苇原岛,也有象征长寿的龟岛,鹤岛等大大小小的岛,岸边还布满了各地大名争相敬献的奇岩名石。绿色的借景衣笠山和金碧辉煌的金阁寺倒映在明镜一般的湖面上是镜湖池的一大看点。在这座泉池回游式的庭园里泛舟欣赏湖光山色可谓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吧。
夕佳亭:坐落于园内高处的茶室夕佳庭,是江户初期金阁寺住持凤林承章为迎接后水尾天皇而委托茶道家金森宗和而建造的。据说在这里观看夕阳西下时的金阁寺是最美的,所以取名夕佳庭。
鲤鱼跳龙门:金阁北东方向有一座2.3米高的瀑布,底部布有鲤鱼石,称为龙门瀑。源于中国的鲤鱼越龙门的故事。小小瀑布下有石,状如跃起的鱼,一旁竖俩木牌,一曰鲤鱼石,一曰龙门的泷。顺理成章的让人联想起鲤鱼跳龙门。
白蛇的塚:池塘的中央小岛上一座小小的五重石塔,名为“白蛇的塚”
。不过,此白蛇并非我们熟知的白蛇娘子,它原为日本神话七福神中的河神,是前山庄主人西园氏家信奉的守护神。
不动堂:鹿苑寺屡遭火灾,遗留至今年代最久远的原始建筑就是这座不动堂了。
佛殿始建于十六世纪中后期的天正年间,主奉不动明王,日本人认为不动明王能避免火灾,而此佛殿能在这个寺院的多次火灾中幸免于难,看来果然灵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