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詠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景區

(2016-07-23 13:14:11)
标签:

诗歌、文化

旅游

历史

情感

分类: 格律诗

七 律 • 詠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景區

(遊歷無錫、常州之一)

清名橋畔好春光,
翰墨丹青畫卷藏。
黛瓦粉墙坊雅致,
槳聲燈影客熙攘。
碧波蕩漾舟遊弋,
風月無邊水弄堂。
猶憶文山圖救國
詩酬父老訴衷腸

介绍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位于无锡市中心南端,占地约44公顷。景区由两条"丫"型千年古河(古运河、伯渎河)和两条沿河古街(南长街、南下塘街)交汇而成,荟萃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有"古运河绝版精华地"美誉的"江南水弄堂"。沿岸的桨声、灯影、古桥、民居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画廓"。明清时的古窑、古宅、古街、古桥、古寺、古塔、古庙、古巷、古码头等历史文化景观,堪称东方文化的美妙再现。
1、文天祥文天祥(123666-128319),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元大都(今北京)柴市口从容就义
2、詩:指文天祥的「过无锡」詩: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无锡古运河的黄埠墩最让无锡人记挂的,是南宋名相文天祥。传说,文天祥一生中曾经三次经过无锡,最后一次,他被元军拘押在黄埠墩上。

   文天祥第一次过无锡是在南宋理宗宝佑四年,就是公元1256年春。当年20岁的文天祥和弟弟文天璧赶赴临安参加科举,途经黄埠墩时,对这里的风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试结束,在601名进士中,他名列第一,成了状元。

    传说文天祥第二次来到黄埠墩时,正是国事日下、元军大举南攻之际。元将伯颜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势如破竹,攻破了长江防线。1275年三月,元兵攻陷无锡。到了十月,伯颜将攻常州,时任平江知府的文天祥遣部将尹玉、麻士龙等去增援,经过无锡。

    文天祥第三次到无锡是在德佑二年(1276年)春。由于战败被俘,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去大都,路过无锡时,为防止被人劫夺,将船停泊在四面环水的黄埠墩上。

   当时正是农历二月,无锡百姓闻知文丞相经过,不顾元军阻挠鞭打,在运河两边排得密密麻麻,持香跪送,哭成一片。文天祥感动得热泪盈眶,吟诗一首《过无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絕二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