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导读》前言及目录
(2013-05-06 21:31:29)
标签:
鲁宾逊漂流记名著导读目录习何种语文素养 |
分类: 备课试题 |
前言
刘绍铭在《轻薄文学》一文中指出近年来人们的阅读倾向:短短的篇章/甜甜的语言/淡淡的哀愁/浅浅的哲学。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学生更倾向于发泄情感、倾吐心声的文章,经典读得少之又少。学生手中的读物无非是卡通漫画和流行杂志一类的书。向他们了解平时的阅读情况,回答也大多是看些作文选编和学习辅导材料。可见,学生们的阅读大多是一种浅层次的平庸化阅读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形成、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当前的阅读教学正潜伏着危机——人们对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的重视程度正在急剧下降。而国外的母语教育却非常重视经典的阅读。在当前的教育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典与创新的关系。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均证明:不管学习何种语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经典阅读,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学生都概莫能外。
经典作品犹如一棵棵大树,繁盛的枝叶过滤着浮躁、平庸、虚无的沙尘,深茂的根系汲取着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营养。让学生认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丰富他们的文学艺术素养,让这些作品所展现的崇高境界,帮助孩子抵抗丑恶与残暴,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现代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去提升自我,创造世界。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附上了教育部推荐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十篇,分别为:《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每一册语文教科书的后边,都有相关经典名著的阅读导读。可见,经典名著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何其重要!然而,仅凭教科书中的导读内容来引导学生爱经典、读经典,编者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我们日照市实验中学学校课程开发小组编写了这本补充阅读的小册子,力求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去阅读教育部推荐的这十本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滋养他们的心灵。
经过多次论证,我们初步确定了这样几个编写点:参读——读作者。在书中,我们从作者生平、所处时代背景,作品产生背景,作者流派、行文风格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编纂。美读——读文本。我们选择了书中精彩的文字部分呈现给学生,以此引发学生阅读全文的兴趣,从而达到稳定学生读书目标的目的。比读——读评论。这部分内容中,编写者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力求选择有代表性的评论供学生参考阅读,并介入编写者自己的个性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评价去比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议读——读思维。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议,形成自己的观点,互相参考比照,进而学习怎样进行阅读批判,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其个性。笔读——读问题。近几年来,名著阅读题屡屡出现在中考试卷中,鉴于此,编写者针对文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诱导学生深入反刍文本,并形成长久的记忆。
轻尘足岳,滴露添流。但愿我们编写的这本小册子,能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些民族文化的营养,并进而使之爱上经典名著阅读,则编者心愿足矣。
当然,由于种种局限,本书还有很多瑕疵等待进一步修订,不到之处,惟愿专家不吝斧正,盼望读者踊跃指出。我们会努力修改,以使其日臻完美。
一、《西游记》导读……………………………………………
二、《水浒传》导读……………………………………………
三、《朝花夕拾》导读…………………………………………
四、《骆驼祥子》导读…………………………………………
五、《繁星·春水》导读………………………………………
六、《鲁宾逊漂流记》导读……………………………………
七、《格列佛游记》导读………………………………………
八、《童年》)导读………………………………………………
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十、《名人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