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望青春之旅”五省自驾之十一——江西鹰潭龙虎山第二天(泸溪河畔篇)

(2016-07-22 15:39:01)
标签:

龙虎山

仙水岩

桃花洲

无蚊村

泸溪河

分类: 配图游记
       来到龙虎山的第二天早上,推开酒店的后窗,远处的排衙峰沉浸在晨雾之中,近处小山村掩映在苍翠之中,鸟语花香,炊烟袅袅。一派世外桃源的迷人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66mMlQ7a&690
       酒店就位于乡道旁,车很少,四下非常安静,周边景色也充满了江南的灵秀。
http://s12/mw690/0017BS4Lzy73s7QFsVBfb&690
      吃过早饭,7点半从钧馨大酒店旁边的小路一直向东,直通到景区游览车所走的公路。上到公路不远处,就是游览车第一站,浴仙池高空栈道入口。如果昨天晚上6点半从高空栈道出来,走这条小道,7点前就能回到酒店了。所以,自驾选择住这,应该先到游客中心购票,再开车到该宾馆住宿,然后将车停放在酒店,步行走小道进入景区,既快还省去了停车费。回来只需坐景区观光车在高空栈道下车即可走小路返回。住这的好处在于,第二天无需等景区开门,也无需等观光车,直接就上栈道游览。
http://s3/mw690/0017BS4Lzy73s7QP6O682&690

http://s7/mw690/0017BS4Lzy73s7QYyx086&690

http://s3/mw690/0017BS4Lzy73s7RvXWy12&690

http://s6/mw690/0017BS4Lzy73s7RIngFf5&690

http://s14/mw690/0017BS4Lzy73s7SijGlfd&690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7Sq7bA1a&690

http://s3/mw690/0017BS4Lzy73s7SPBqa52&690

http://s12/mw690/0017BS4Lzy73s8VYK7Ncb&690

http://s7/mw690/0017BS4Lzy73s8YYK3Q06&690
       这座山峰就应该是昨天在栈道上看见的半峰山-昂首蛙。

http://s12/mw690/0017BS4Lzy73s7SUk9Jeb&690

http://s9/mw690/0017BS4Lzy73s7T0Try98&690

http://s15/mw690/0017BS4Lzy73s7T9m9w6e&690

http://s16/mw690/0017BS4Lzy73s7Tx7cP3f&690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7TCCJc6a&690
       寻梦龙虎山。排衙峰是前冈钱家的后屏山,被列为前冈八景之一,清朝乾隆南昌府教授贺庆明以“后障排牙”为题撰写诗一首:怪奇岭峰位置佳,天然图画若排牙;山光掩映辉青琐,石色斑斓映紫霞;松干龙鳞依岫石,竹枝凤尾透岩奢;锦屏宅后横为障,护卫前冈故旧家。
http://s15/mw690/0017BS4Lzy73s7TJ0qq0e&690

http://s5/mw690/0017BS4Lzy73s8cOBuc94&690
       小路的尽头,土坡上去就是景区观光车行驶的公路,现在已经站在公路上了。不紧不慢,边走便照也就不到二十分钟。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9onpKaba&690
       上了公路,走几步就是高空栈道入口。浴仙池位于高空栈道景区入口内,传说天宫的托塔天王李靖为女儿迎香被冻死裸露在龙虎山深深郁闷。一天他化成凡人,来寻找女儿,一路上又累又脏,走到湖边时看见湖水清澈见底,很是喜欢,就下水洗了个澡,突然一阵风吹来,把他的衣服吹走了。就在这时,传来惊天鼓,玉帝紧急召集众臣议事。 
http://s12/mw690/0017BS4Lzy73s9ox8bpbb&690
       天王泡在水中找不到衣服,非常着急。这时刚好一个读书人背着米粮路过,发现路边衣服,看见一个人在湖里很着急的样子,就把衣服送过去,天王看见书生帮他送来衣服非常感激,说日后一定报答。急急忙忙连宝塔都忘记带就回天宫去了。幸亏及时赶回天宫没迟到,天王免了一责。不久天王想起这事,打听到送衣服的年轻人就是住在山洞苦读的书生,想着书生背米背粮读书很是辛苦,就找文曲星和五谷神商量,请五谷神让洞里自动流出米粮,以免书生来回背米之苦。又请文曲星托梦让这个书生考中状元。不久书生发现洞中会自动流出米来,更加用心读书,后来果然中了状元。书生及第后,每年都来到塔前进行拜谢。从此,书生住的那个山洞就叫仙人仓读书岩,据说只要虔诚潜心在此读书,神仙就会让洞中自动流出米粮相助,因此考中科举的读书人非常多。
http://s2/mw690/0017BS4Lzy73s9oHN8B61&690
       因为昨天下到这个位置时,天已经黑了,今早正好补上。景区还没上班,里面只有我们,非常惬意。
http://s15/mw690/0017BS4Lzy73s9paUfI4e&690

http://s1/mw690/0017BS4Lzy73s9q2riod0&690

http://s10/mw690/0017BS4Lzy73s9qbVot79&690

http://s4/mw690/0017BS4Lzy73s9qkeOLe3&690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9qymDMea&690

http://s13/mw690/0017BS4Lzy73s9qU9ysbc&690

http://s4/mw690/0017BS4Lzy73s9rrmhRe3&690

http://s1/mw690/0017BS4Lzy73s9ryKIw80&690

http://s1/mw690/0017BS4Lzy73s9rFOSYe0&690
       眼前的一排排山峰就是排衙峰,排衙峰由多组山峰连接而成,远远看去象一排古代的衙役肃立在那里,据《龙虎山志》记载,排牙石诸峰罗列,若仙班侍值,列队排衙,故名排衙石。关于排衙峰的来历有个故事,传说道教祖天师张道陵来到龙虎山中炼丹修道,为了不让人打扰,就差遣了许多弟子充当护卫山寨的“衙役”,寻访天师的人须经他们同意才能进山。张天师得道成仙后,看他们非常辛苦,就把他们点化成仙,他们天长日久受天师丹气熏陶,变成一座座众仙侍立的凛凛山峰站在龙虎山东北面,护卫祖天师的丹灶灶井。据张天师家谱记载,第四十代天师张嗣德羽化后,就把墓地选择在排衙峰中的张家山风水宝地中。据《钱氏宗谱》记载,龙虎山钱家始祖明朝末年由金溪鹤塘迁来,选择在这排衙峰下,泸溪河边,依山傍水而居。
http://s9/mw690/0017BS4Lzy73s9rZP04f8&690

http://s12/mw690/0017BS4Lzy73s9s58oz0b&690

http://s12/mw690/0017BS4Lzy73s9sCX9h1b&690
       这相当于昨晚拍照夜景的地方,蜡烛峰因形似一根巨大的蜡烛而得名。山峰旁边像一部打开的书卷,它就是天书。传说这部天书是盘古开天地时,人类祖先伏羲留给后世,让后世圣贤先哲从中参悟出治国安邦修身齐家之道。据说姜子牙来龙虎山时知道有这本书,不敢擅自观看,就请周文王,周文王点燃蜡烛潜心研读,结果参悟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王八卦。老子在蜡烛下静观此书,终于参悟出道德经五千字。因为太上老君是道教尊神,能分形下世,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所以这里人们看不见太上老君在哪里,只能看见这部天书和蜡烛了。现在算是把昨晚没看清的景色给补照回来了。
http://s15/mw690/0017BS4Lzy73s9sMwnYee&690

http://s9/mw690/0017BS4Lzy73s9tkmUw98&690

http://s16/mw690/0017BS4Lzy73s9tqZn9ef&690

http://s1/mw690/0017BS4Lzy73sapvF0Qb0&690
       8点多钟离开了栈道入口大门 ,这时观光车也上班了。
http://s4/mw690/0017BS4Lzy73sapSHRhb3&690
     在栈道入口车站乘景区车去了象鼻山南门,从南门走着去桃花洲看一看,因为时间还早,计划漂流后在这看完升棺表演就直接走了。
http://s9/mw690/0017BS4Lzy73sb3uRaEc8&690
       桃花洲景区大门。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b3WymK8a&690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b4mIEa1a&690

http://s1/mw690/0017BS4Lzy73sb4tGso00&690

http://s4/mw690/0017BS4Lzy73sb4CM9B43&690
        这是景区内的僧尼峰,是龙虎山著名“十不得”之一,尼姑背和尚走不得,在这个角度反映不出僧尼相依的形状。
http://s6/mw690/0017BS4Lzy73sb4YHfne5&690

http://s6/mw690/0017BS4Lzy73sb56hk965&690
        古人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害之苦,梦寐以求的就是宁静和太平,先辈的遗愿选择了将祖先安葬于凌空绝壁之上的崖葬,让祖先在一个青山环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得到永远安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他们就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悬棺景观。桃花洲景区是观看悬棺表演的最佳观赏点!      
http://s3/mw690/0017BS4Lzy73sb5ehzAe2&690
       桃花洲对面的飞云阁位于仙水岩码头上游,这里壁立千刃、面临深渊。崖壁上刻有“玉壁凌空”、“半天仙迹”、“神仙可栖”、“鹤归留影”等摩崖石刻,均为明嘉靖首辅(宰相)手笔。崖下有一天阔地,大约可容数百人之多。古时这里建有寺庙,并在绝壁中建有栈道通往庙内。此庙规模较大,上下共七层,因此又叫“七层庙”。庙后来毁于火灾。

http://s7/mw690/0017BS4Lzy73scCLcYCc6&690
       离开景区。
http://s4/mw690/0017BS4Lzy73sgQ606v23&690
       乘车去无蚊村。
http://s7/mw690/0017BS4Lzy73sgQe9YW36&690

http://s2/mw690/0017BS4Lzy73sd80fAJ81&690
       无蚊村位于泸溪河东岸仙水岩景区的许家村,共有50来户人家200余人,据载为许真君的后裔。历来靠打鱼、种田为生,村中人多长寿,所以又有长寿村之称。
http://s3/mw690/0017BS4Lzy73sd8jsMae2&690
       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景色秀丽。村里有一奇特现象,就是没有蚊子,因此被称为“无蚊村”,是极为理想的避暑胜地。
http://s16/mw690/0017BS4Lzy73sd8qeQL8f&690
       该村为何没有蚊子?至今仍是个谜。一说该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二说该村周围种满了桉树有驱蚊功能;三说距村庄不远处有一山洞,洞内有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到夜晚便进村捕食蚊虫;四说和这里流传的“张天师驱蚊孝母”有关。据说当年张天师事母至孝,每到夏天,为了使母亲免受蚊叮之苦,便不停地为她驱逐蚊子,所以至今这个村庄里都没有蚊子。
http://s14/mw690/0017BS4Lzy73sd8Iukd5d&690

http://s4/mw690/0017BS4Lzy73sd8QtDtc3&690

http://s1/mw690/0017BS4Lzy73sd9bcSA80&690

http://s12/mw690/0017BS4Lzy73sd9kDID3b&690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d9LdRo1a&690

http://s8/mw690/0017BS4Lzy73sdao6q327&690

http://s13/mw690/0017BS4Lzy73sdazlHC4c&690

http://s5/mw690/0017BS4Lzy73sdaLg1e94&690

http://s6/mw690/0017BS4Lzy73sdi3aM5b5&690

http://s16/mw690/0017BS4Lzy73scR03vxff&690

http://s10/mw690/0017BS4Lzy73scR8NBLf9&690

http://s6/mw690/0017BS4Lzy73scRGdDvc5&690

http://s2/mw690/0017BS4Lzy73scRNzHjd1&690

http://s15/mw690/0017BS4Lzy73scSgjwy0e&690

http://s13/mw690/0017BS4Lzy73scSzt3C9c&690

http://s3/mw690/0017BS4Lzy73scSFRmy62&690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cTcblE7a&690

http://s5/mw690/0017BS4Lzy73scTIFAE94&690

http://s3/mw690/0017BS4Lzy73scU3Y2ee2&690

http://s10/mw690/0017BS4Lzy73scVfzgl99&690
       无蚊村对岸的这座巨大、山峦重叠、多姿多彩的山峰叫“九虎一龙壁”。传说龙虎山是一处龙盘虎踞、龙腾虎跃的洞天福地,共有100只虎,100条龙,神态各异,各显神通。这座石壁就隐含着九只老虎一条龙的身影。看看我们能分辨出几只。当地人说,能辨出一只虎,说明是个聪明人;能辨出二到三只虎,说明有才有德;能辨出四到五只虎,说明才高德望;能辨出七到九只虎,定是才高八斗,官至一品;如果一气呵成辨出九虎一龙,必定要做真龙天子。据说当年张天师辨出了九虎一龙尾,民间便称他为“鬼王”,而乾隆皇帝下江南游龙虎山时,九虎一龙在他眼前活灵活现,可谓生龙活虎。
http://s2/mw690/0017BS4Lzy73scVmX6h51&690

http://s2/mw690/0017BS4Lzy73scW8cXT11&690

http://s2/mw690/0017BS4Lzy73scWgexb61&690
       现在看到的就是许村门堂。门堂是许村迎接重要宾客和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现在这个门堂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清朝乾隆时因皇帝御赐“高阳世家”而重修。现在门堂上方横匾为“绪衍箕山”。箕山在河南许昌,许姓始祖许由辞官隐居之所,也是许姓的发脉地。匾词的意思是说许村是从箕山发脉下来(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左右这幅抱柱对联,上联为“掬泉洗耳辞尧语”,下联为“解字成书费段笺”。对联说的是许氏的两大名人。上联我们这里等下再说,下联说的是东汉许氏的一个名人--许慎,字叔重,东汉大儒。他是汉明帝时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他曾历经21年,著写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下联的意思是说许慎著的《说文解字》,让后世学者著述推广,费尽心神。段笺是指清朝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他为了研究推广说文解字费劲毕生心血。横匾、对联的意思是说许家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影响深远。 
http://s11/mw690/0017BS4Lzy73sdDGncS7a&690
       门楼正上方的横匾为乾隆御赐的“高阳世家”,据史籍记载,许姓是黄帝之孙颛琐帝高阳氏的后代,故许氏一族被称为高阳世家。匾额两侧为砖雕,生动详实的描绘了当时许氏迁家繁衍、辛勤劳作于此的情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