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内资酒店或招待所,经常可以看到中层管理人员甚至一些更高层的管理者越过自己的直接下级对普通员工下达指令,或者普通员工越过领班、主管直接向经理、总经理甚至业主直接反映工作问题,我感觉这是管理中的混乱,是一种“越位”现象。
上级的上级不是自己的上级,下级的下级不是自己的下级。
目前国际通行的酒店行政管理模式是实行垂直式管理,专业化分工,各司其职,层层负责,这是效率非常高、非常规范、经过实践证明非常科学的一种管理模式。它的层级顺序一般是:
业主→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领班→员工。
上下级之间责权分明,逐级负责,分层管理,按酒店管理规范运作,可以增强上下级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消除误解;可以保证酒店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渠道通畅;充分信任自己的下级,锻炼下属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为酒店多培养独当一面的人才。
凡事一竿子插到底,一竿子捅到天,不分层次、级别处理问题,看似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效率很高,其实却埋下了管理混乱的种子,打破了酒店管理中应有的秩序和平衡,破坏了正常的信息传递链条。以后一旦出现问题,便因一个或一些层次上因为责权不对等而推卸责任,影响工作积极性,最终受损害的还是酒店。
酒店就像是一台机器,总经理是发动机,部门经理、主管、领班、员工就是齿轮、轴承、螺钉等,要分清责权,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管理能力,才能确保这台机器高速运转正常。每个人员都要找准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尽心尽力去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切忌越俎代庖,慎防越位。
各部门经理要注重宏观事务的把握,搞好策划,当好设计师,加强对本部门各主管的督导,增强大局观,不能埋头于事务中,事必躬亲,避免出现多了一个好士兵,而少了一个好班长的现象。
至于一些酒店因为员工和管理层的素质问题,在短期内不具备分兵把口、层层负责的能力,我们应当通过加强培训和督促来训练队伍,而不应成为上级“越位”管理的理由,因为任何组织为了长远的目标,必须一开始就走规范之路,不能让制度迁就现实。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就必须遵循酒店经营的基本规律,上级发号施令要有根有据,要针对特定的对象;下级照章办事、规范操作、要服从自己的直接上级,只有这样酒店的管理才是高效的,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才能确保是真正优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