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01)

标签:
体育 |
11月9日,十五运会的主题口号“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和残特奥会的主题口号“追梦大湾区,出彩人生路”在仪式上发布。
当日,“相约湾区
共迎全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广州市海心沙亚运公园举行,仪式上正式发布十五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

11月9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在仪式现场发布。
当日,“相约湾区
共迎全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广州市海心沙亚运公园举行,仪式上正式发布十五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

11月9日,十五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现场。
当日,“相约湾区
共迎全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广州市海心沙亚运公园举行,仪式上正式发布十五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

11月9日,十五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现场。
当日,“相约湾区
共迎全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广州市海心沙亚运公园举行,仪式上正式发布十五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

11月9日,十五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现场。
当日,“相约湾区
共迎全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广州市海心沙亚运公园举行,仪式上正式发布十五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
十五运会发布口号、会徽、吉祥物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9日正式发布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十五运会主题口号为“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残特奥会主题口号为“追梦大湾区,出彩人生路”。
据十五运会组委会介绍,两个主题口号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符合奥林匹克运动追求、中国文化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体育特点,富含情感色彩,传递情感共鸣。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分别取名“喜洋洋”和“乐融融”,寓意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团圆和美。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当晚,“相约湾区
共迎全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仪式在广州海心沙亚运公园举行。
追梦粤港澳
欢聚大湾区——写在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
珠水斑斓,维港璀璨,濠江绚烂。
11月9日晚,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办活动,共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5年12月8日至15日举行。还有整整一年时间,这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承办的体育盛会将拉开帷幕。
当前,粤港澳三地正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同心协力,务实合作,积极稳妥推进各项筹办工作。
十五运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创新办赛理念、思路和方法,既要坚持统一的赛事标准和规范,又要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和特区独特优势,大胆探索、精心设计,办出新意、办出特色,为体育事业和大湾区发展增光添彩。”
残特奥会组委会主任、中国残联主席程凯说:“在大湾区人民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下,通过三地的精诚协作、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将明年的残特奥会办成一届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展示新时代残疾人风采、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新成果的文明盛会、精彩盛会。”
绿草如茵,跨越世纪。
见证了逾百年历史沧桑的香港粉岭高尔夫球场,即将在本月21日迎来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的一场测试赛。十五运会,香港将承办男子篮球22岁以下组、场地自行车、击剑、高尔夫球、男子手球、7人制橄榄球、铁人三项、沙滩排球等竞技项目,以及群众赛事活动的保龄球项目。
在香港,即将启用的启德体育园将成为十五运会的主要比赛场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介绍,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推进测试和演练,为体育园正式开幕作全面准备。铁人三项比赛则将在香港地标维多利亚港和中环海滨举行,以展示香港的美景和城市风光。
“香港市民有机会在现场观看最高水平的运动员比赛,同时近距离感受全国运动员奋勇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不但有助全面提升香港的体育发展,更能激发市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加强推动全民运动的文化,达致‘全运惠民’的理念。”李家超说。
濠江之畔,万众翘首。
澳门将承办十五运会乒乓球、女子排球成年组、三人篮球、男子篮球18岁以下组等竞技项目和空手道项目的群众赛事活动。
“澳门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确保运动会的顺利成功举行,致力为运动员打造一个展示实力和实现梦想的舞台。”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说。
承办最多比赛项目的广东赛区,正全力推进场馆改造。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介绍,计划2024年底完成大部分场馆改造建设,2025年3月全部完工。逾九成场馆为利用现有场馆改造,新建场馆只有5个,有22个场馆为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共用,最大限度节约场馆资源。此外,突出绿色办赛理念。将节能、低碳、环保、可持续等要素贯穿于赛事筹备、举办及赛后利用全过程,对多个场馆进行绿色低碳建设改造,综合运用建筑与设备提效减碳措施,有效降低碳排放。同时,注重场馆的持续利用,除满足赛事要求外,充分考虑服务赛后运营和全民健身活动。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表示,将以一流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出色的服务,为全国人民奉献一场“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精彩体育盛会。
粤港澳三地正携手同心,共赴这场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而筹办工作本身,也让三地相向而行,心心靠拢。
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高超介绍,过去一段时间,粤港澳三地持续强化对接沟通,充分运用常态化联络机制,通过“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四个层级,搭建起运行成熟、运作高效的联络平台,围绕项目布局、竞赛组织、市场开发、信息化建设、口岸通关、志愿服务、新闻宣传等各方面重要事项展开商讨研究,努力推动形成共识,确保筹办工作按照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顺利推进。
“我们希望通过联合办赛,进一步深化三地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人员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便捷流动,积极为大湾区一体化进程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高超说。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
自2018年10月开通以来,港珠澳大桥不断刷新车流量客流量纪录,日益成为大湾区人员和货物往来的大动脉,见证着湾区融合的加速度。
一部自行车,畅行粤港澳。
一年后的十五运会,男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赛将成为串联粤港澳的比赛项目: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线路连接珠海、澳门、香港。
珠海市副市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珠海赛区执委会副主任李翀表示,希望借助赛事深化创新粤港澳协同发展成果。
“珠海作为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在文化、旅游、体育方面不断加深与港澳的交流合作。”李翀说,通过逐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育品牌活动交流矩阵,有助于推动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明年11月9日,“十五运”开幕式将在广州举行。今年6月底,开幕式主创团队正式揭晓,郎昆任总导演,陈维亚任艺术总监,香港导演刘伟强任总监制——开幕式主创团队的人员构成就体现了大湾区特色。
陈维亚表示,广东、香港、澳门共同孕育传承着糅合古今、多元并包的特色文化,凝结淬炼出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彰显传递着奋进超越、勇立潮头的时代风貌。同时,粤港澳三地在历史演进中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我们将深度挖掘三地精神内核与文化精髓,提炼为艺术风格;细致洞察其独特魅力、时代价值,转化为创意元素,精心创作出国际一流、中国气派、岭南风采、大湾区特质的开幕式。”陈维亚说。
明年今天,让我们共同见证“十五运”圣火点燃,见证一场充满激情和梦想、活力与荣耀的大湾区盛会。
何以“可爱到发芽”?——十五运会吉祥物诞生记
“今晚通宵。”
这是11月8日下午刘平云回到工作室的第一句话。
这位十五运会会徽和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语气平静。
“大家都先抓紧时间休息一下,我们4点开始。”
一夜无眠。
第二天晚上,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的大屏幕上,当两只海豚翩翩起舞,从海底游向海面,一跃而出化成两个“萌宠”,“喜洋洋”与“乐融融”惊艳亮相,引来一片赞叹。
“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今晚终于追上了时间。”
今年6月,刘平云接到十五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任务。
“整个设计周期只有不到5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急迫程度堪称历届之最。”
从6月中旬到11月亮相,刘平云带着团队在5个月时间里,对吉祥物进行了13次重要修改。
“我们在吉祥物的设计中要考虑三个重要的原则,相关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刘平云说。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设计团队曾考虑用华南虎、白海豚和黑脸琵鹭分别代表粤港澳三地。
“但一下子出来三个形象很难被大家记住,也不利于吉祥物形象的传播和后续的开发。”刘平云说。
在一次次的讨论和碰撞中,中华白海豚像一个精灵一样跃出水面。
“中华白海豚喜欢群居,展现了团结互助精神。在体育赛场上,运动员们携手并肩,共同为荣誉而战,正是这种团结与奋进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华白海豚,其名含‘中华’,且年年回归珠江三角洲繁衍,寓意不忘故乡、深爱家园,与回归历程相契合,也象征粤港澳人民心手相连,共创新时代篇章。”刘平云说。
而中华白海豚与大湾区的另一个动人故事,也让刘平云和团队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2018年10月,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通车,而大桥所在的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正是中华白海豚这一全球濒危物种的重要活动区域。大桥开工时,建设者们承诺“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在大桥设计、建造方法、材料应用等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建设者们兑现了承诺,而大桥通车6年多以来,很多游客都从桥上拍到了中华白海豚。调查显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已经超过2000头,近年来稳定增长。
“这与十五运会‘绿色’的办赛理念不谋而合。”刘平云说。
确定吉祥物的原型后,刘平云和团队精心打磨,在一次次修改中,中华白海豚被塑造成可爱的萌宠形象——它有了一个圆润的造型和流畅的身形线条,尾鳍化成爱心形状。
刘平云说,其实设计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
“要凝练出一个新的造型,既要满足相关性,又要用时代性语言表达,我们不断做减法。”
而两个不同颜色的吉祥物,也包含了设计团队的巧思与深意。
“中华白海豚在安静的时候是白色的,运动的时候血管充血会变成粉色,所以我们的吉祥物也是一个白色、一个粉色。而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市场反馈,发现粉色系的产品也非常受到市场欢迎。”
十五运吉祥物在5个月时间里进行了13次重要修改,这相比当时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时的一年21次修改,强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前,刘平云是“冰墩墩”设计团队的总执行人。而这次,他们拥有了设计“冰墩墩”时还没有的秘密武器——人工智能(AI)。
刘平云说,“冰墩墩”从平面到三维,要手工一笔一笔地画出三维图来呈现,一个修改从二维到三维可能需要一整天,而全运会的吉祥物在应用了AI之后,可能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做到,大大提升了设计效率。
你可以有一个想法,交给AI去执行,但设计中挑战最大的部分,其实是“灵光一现”,它无法被AI替代。
而白海豚头顶的水花,就是这“灵光一现”。
刘平云说,团队正是从海豚喷水的习性得到灵感,正好用三朵小水花代表三地,通过色彩材质能有所突破,变成记忆强化的点,最终经过多轮修改,变成三色水柱。
刘平云介绍,三色水柱由三股水流组合而成,代表着粤港澳三地,三色取木棉花的红色、紫荆花的紫色以及莲花的绿色,赋予白海豚以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特点。三色水柱从正面看则为一颗爱心,传达粤港澳三地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美好愿景,也象征着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的海洋文化。
“吉祥物在不同状态下有不一样的形态,在标准状态头顶是小浪花,在运动状态则是奔放的浪花。在后面吉祥物开发中,材质可以是透明的、果冻状的,可以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进行突破,延展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色水柱可谓整个吉祥物的点睛之笔,刘平云和团队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感受到了,但外界的评价还是出乎他们的想象。
“可爱到发芽!”一位网友的评论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这个评价没想到,我们团队之前也没讨论过,但我很喜欢,希望大家也会喜欢。”刘平云说。
而“喜洋洋”与“乐融融”能否像“冰墩墩”一样火出圈,甚至火遍全球?
刘平云说自己和团队不敢奢望。“冰墩墩”的设计经历给团队带来光环和经验,但那个高光时刻,也带来了无形压力,但团队坚信设计品质的力量,坚信世界的共通语言。
“有很多外在的因素是我们不可控的,但我们相信设计品质的力量,我们相信‘可爱’是这个世界的共通语言。”
(2025年11月9日夜)
(2025年11月9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