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马绍尔群岛国徽

标签:
历史 |
菲律宾都督府(1565-1898)
菲律宾都督府(西班牙语:Capitañía General
de las Filipinas;菲律宾语:Kapitanyang Heneral ng
Pilipinas)为西班牙的一个行政区划。隶属于新西班牙。版图包括今日的菲律宾群岛、帕劳、马里亚纳群岛(含关岛)、加罗林群岛。都督府政治与经济上直属位于墨西哥城的新西班牙总督,都督府的统治透过马尼拉皇家审问院,受到西班牙君主与印度议会影响。然而1821年墨西哥独立之后,都督府转为由马德里直接统治。都督府的统治持续到1898年6月12日,埃米利奥·阿奎纳多发布《独立宣言》,宣布菲律宾脱离西班牙统治而独立。然而到了12月10日,美西间签订《巴黎条约》,西班牙将菲律宾与关岛割让给美国。而帕劳、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则在1899年2月12日售予德国。

德属新几内亚(1884-1919)
德属新几内亚(德语:Deutsch-Neuguinea),是德意志帝国在大洋洲的一块殖民地,其范围包含新几内亚的北半部以及附近的一些岛屿,从西班牙购得。此地因德国在一战中战败而被瓜分割占。现在主要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此地主要由新几内亚岛北半部之威廉皇帝领地与俾斯麦群岛所组成;其中俾斯麦群岛中还包括了新波美拉尼亚(Neu-Pommern,现名新不列颠岛)以及新梅克伦堡(Neu-Mecklenburg,现名新爱尔兰岛)。除了萨摩亚以外,其他德国于太平洋上所拥有之岛屿组成德意志帝国太平洋保护领,也由德属新几内亚管理。这些岛屿即德属所罗门群岛、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不含关岛)、马绍尔群岛和瑙鲁。

南洋厅(1919-1947)
南洋厅(日语:南洋庁〔南洋廳〕/なんようちょう Nany
Ch)是根据《凡尔赛条约》,日本在其委任统治的南洋诸岛上设置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帕劳群岛的科罗尔岛。在其下设有支厅。1922年设立,1945年因战败而成立太平洋群岛托管地。

太平洋群岛托管地(1947-1986)
太平洋群岛托管地(英语:Trust Terri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是联合国委托美国于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一个托管地区,美国对该地区实际控制,直至1994年10月帕劳宣布独立为止。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1986至今)
马绍尔群岛国徽为圆形。蓝色的背景代表海洋。上方的二十四角星和两道橙白两色的条子,意义与国旗相同。中间为展翅的天使,象征和平。下方为马绍尔海图,下方绶带书有“玺”。顺时分方向数起的图案,分别是象征渔业的渔网、帆船、岛屿和椰子树、贝壳造成的锤子。外环以锁链,两者之间上方帕有国名,下方以马绍尔语书有国家格言“共同努力得以成就”。
(2024年5月7日夜)
后一篇:国际足坛五花大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