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布基纳法索国徽

标签:
历史 |
上沃尔特共和国(1958-1984)
上沃尔特(法语:Haute-Volta)是现在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在1958年至1984年间的旧国名。上沃尔特自1895年起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法属西非的一部分。1958年12月11日,上沃尔特成为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5日,上沃尔特共和国正式独立。

布基纳法索共和国(1984-1997)
1984年8月4日,时任上沃尔特总统的托马斯·桑卡拉将国名改为现在的布基纳法索,意思是“正直人民的土地”。托马斯·桑卡拉的政府成立了全国革命委员会,由桑卡拉担任主席,并且广泛建立基层组织保卫革命委员会。同时设置了革命先锋青年计划。1987年10月15日,桑卡拉在布莱斯·孔波雷所发动的军事政变中遇刺身亡。

布基纳法索共和国(1997至今)
1991年6月2日,布基纳法索颁布新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
布基纳法索国徽的现行版本启用于1997年,仿照上沃尔特共和国国徽设计。为盾徽,绘有国旗图案。盾后有两枝交叉的矛,两侧有两只白马守护。上方绶带书以国名。下方绶带书以国家格言“统一、进步、正义”,两侧绘有玉米,上方绘有书本。
(2024年2月11日晨)
前一篇:一日一城一徽章:格勒诺布尔
后一篇:一日一城一徽章: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