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沙特阿拉伯国徽

标签:
历史 |
汉志王国(1916-1925)
汉志王国(阿拉伯语:;al-iz),通称汉志,指1916年-1925年哈希姆家族于今沙特阿拉伯红海沿岸地区所建立的一个国家。1924年10月13日,内志军队攻陷麦加,阿里退守吉达。吉达失守后,阿里流亡至伊拉克,侯赛因流亡塞浦路斯。汉志王国被伊本·沙特的内志苏丹国吞并,于1932年同内志、季赞、亚西尔一道组成了沙特阿拉伯王国。侯赛因和阿里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去世。

汉志和内志王国(1926-1932)
内志与汉志王国(阿拉伯语:
,Mamlakat al-ijz
wa-Najd),是在1925年,伊本·沙特所建立的内志苏丹国兼并汉志王国后,在1926年,建立的一个政治统一体。1926年1月8日,伊本·沙特兼任汉志王国国王,在麦加进行加冕,并将原苏丹国改为王国,内志与汉志王国建立。1927年5月,英国承认了内志与汉志王国的主权。1933年9月,内志与汉志王国重组为沙特阿拉伯,其疆域已和今日沙特阿拉伯无异。

沙特阿拉伯王国(1932-1950)

沙特阿拉伯王国(1950至今)
1932年9月23日,伊本·沙特宣布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自立为国王,伊本·沙特之子沙特在1933年成为储君。
国徽由两个图案构成:上方的枣椰树代表农业和绿洲,下方两柄交叉的弯刀代表对伊斯兰信仰的捍卫。
(2023年12月14日夜)
前一篇:一日一城一徽章:戛纳
后一篇:国际体坛五花大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