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前门稻草人
前门稻草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345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届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冠军(01)

(2023-11-12 23:00:31)
标签:

体育

  11月12日,第62届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在粉岭球场收杆,新西兰选手坎贝尔以一杆优势惊险赢得冠军。
  本次比赛为期4天,在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坎贝尔在最后一洞打出小鸟球,以总成绩低于标准杆19杆的261杆完赛,成功夺冠,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首个亚巡赛冠军。2022年英国公开赛冠军史密斯获得亚军。
  中国香港球员、亚运会冠军许龙一当日整体成绩低于预期,排在第53位。

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
  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的举办时间是每年11或12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
  举办期间:每年11或12月
  举办地点:香港
  赛事类型:高尔夫球公开赛
  赛事简介
  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是中国最具历史的专业体育赛事,首届于1959年举行。自1959年起,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每年11或12月均于香港新界粉岭高尔夫球会举行。自2001年开始,成为欧巡赛认可赛事。2010年总奖金为250万美元。
  1958年,当高尔夫在亚洲地区还不普及的时候,香港高尔夫俱乐部会员金·霍尔(Kim Hall)给澳大利亚球手埃里克·克雷明(Eric Cremin)写了一封信,询问他的同胞在参加完1959年菲律宾公开赛之后是否愿意到香港来,参加另外一场比赛。
  埃里克·克雷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就这样首届香港公开赛在1959年正式诞生。这个概念得到了亚太地区顶尖球手的积极响应。那一年,鲍勃·查尔斯(Bob Charles)和克尔·纳哥尔(Kel Nagle)两位大满贯赛冠军都参与了这一场比赛。不过最终,一个来自台湾的年轻人吕良焕以一杆优势夺取了冠军。15年之后,不再年轻的吕良焕再次赢得了香港公开赛。到最后,这两个冠军成为吕良焕简历上最为精彩的一笔,因为今天的香港公开赛已经成为世界高尔夫版图上重要的一站,而他作为首届冠军将被人永远铭记。
  第二届香港公开赛被彼德·汤姆森(Peter Thomson)赢得。那个时候彼德·汤姆森已经是世界级的巨星,头上顶着4个英国公开赛冠军。五、六十年代正是澳大利亚人事业的巅峰时期,他能在香港公开赛上夺冠一点不让人意外。彼德·汤姆森后来又在1965年和1967年赢得了香港公开赛。其中1965年,他同时赢得了个人第五个英国公开赛冠军,也是最后一个英国公开赛冠军。
  克尔·纳哥尔是第三届香港公开赛冠军。一年前,克尔·纳哥尔在圣安德鲁斯以一杆优势击败阿诺·帕尔默赢得了个人唯一一场大满贯赛:英国公开赛。一年后,也就是他赢得香港公开赛那一年,他再次获得英国公开赛的争冠机会,不过阿诺·帕尔默反过来击败他,在皇家伯克戴尔夺取了冠军。
  另外一个在香港公开赛上多次夺冠的大满贯赛冠军是格雷格·诺曼(Greg Norman),他赢得了1979年和1983年两届比赛。虽然“大白鲨”在赢得那两届赛事的时候,还没有成为大满贯赛冠军,但他在世界高尔夫圈子之中已经小有名气,1982年,他拿到了欧巡赛奖金王。格雷格·诺曼后来赢得了1986年和1993年英国公开赛,并且长期盘踞在世界第一宝座上。
  看上去香港公开赛冠军总与英国公开赛冠军挂钩,实则不然。1971年冠军奥维尔·穆迪(Orville Moody)只赢过美国公开赛。而1987年冠军伊恩·伍斯南(Ian Woosnam)和1991年冠军伯纳德·兰格(Bernhard Langer)的大满贯赛胜利全部来自美国名人赛。
  至于说到1992年冠军汤姆·沃森(Tom Watson),他应该是所有香港公开赛冠军之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他总共赢得8个大满贯赛头衔,包括2届美国名人赛,1届美国公开赛和5届英国公开赛。
  2001年,香港公开赛正式加入欧巡赛,开启了历史新篇章。这一年的奖杯再次被大满贯赛冠军夺走。西班牙人奥拉沙宝(Jose Maria Olazabal)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赢得美国名人赛,他在香港高尔夫俱乐部夺冠颇有戏剧性。比赛还剩最后3个洞的时候,奥拉沙宝落后2杆。然而,他在最后3个洞神奇逆转。在第16洞和第17洞抓到小鸟之后,奥拉沙宝在第18洞右边的树枝下击出一个绝妙的5号铁,小球越过水障碍,在果岭边缘弹了起来,最终停到距离洞口几英寸的地方。这一杆帮助他连续抓到第3只小鸟,最终交出64杆,以一杆优势反超夺冠。
  有意思的是,这一幕两年之后发生在另外一个大满贯赛冠军哈灵顿身上。爱尔兰人打到最后一个洞的时候,与亨尼·奥托(Hennie Otto)并列领先。后者已经完成了比赛,现在只看哈灵顿的表现了。在第17洞抓到小鸟之后,哈灵顿在第18洞的开球很有自信,放到了球道的中央,接下来进攻果岭的一杆越过水障碍,可是停在了20英尺之外。哈灵顿在果岭上没有手软,一推进洞,在观众的欢唿声之中卷走了冠军。
  那个时候的哈灵顿是欧洲最顶尖的选手之一,不过他的才能还没有得到证明。爱尔兰人没有等太久,3年之后他在卡诺斯蒂的延长赛中击败加西亚夺取了英国公开赛冠军。一年之后在皇家伯克戴尔他成功卫冕,并且在一个月后赢得了美国PGA锦标赛。哈灵顿在奥克兰山夺冠同时意味着香港公开赛的冠军名单之中包括了所有4场大满贯赛的冠军。
  欧洲选手过去连续6年称霸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包括瑞典的帕特里克·索兰德(Patrick Sjoland,1999年)、英格兰的西蒙·戴森(Simon Dyson,2000年)、西班牙的欧拉查宝(Jose Maria Olazabal,2001年)、瑞典的佛瑞克·贾波森(Fredrik Jacobson,2002年)、爱尔兰的帕德莱格·哈灵顿(Padraig Harrington,2003年)及西班牙的吉梅南兹(Miguel Angel Jimenez,2004年)。
  上一次亚洲球手赢出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要追溯至1998年冠军的南韩姜旭淳(Kang Wook Soon)。
  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赢出次数最多的是台湾的谢永郁,共赢出4次(1963、1964、1975、1977年);其次是澳大利亚的汤臣(Peter Thomson),共赢出3次(1960、1965、1967年)。
  台湾的谢永郁是唯一两年蝉联冠军的球手,连续于1963年及1964年夺冠。
  台湾的吕良焕在1959年胜出首届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后,15年后再次成为1974年冠军。
  香港高尔夫球会设有3个球场,包括伊甸球场、老球场和新球场。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将使用复合球场(Composite Course),当中结合了伊甸和新球场中最具特色的球洞。
  挪威选手比雍斯塔(Henrik Bjornstad)于2001年公开赛第三轮时,创下复合球场的最新纪录,打出低于标准杆10杆的61杆。此赛绩将写入历史纪录,因为复合球场将为2005年瑞银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进行重新设定。
  历届冠军
  香港公开赛历史显赫,历届冠军包括9位大满贯锦标得主:
  1959  Lu Liang-huan(中华台北)
  1960  Peter Thomson(澳大利亚)
  1961  Kel Nagle(澳大利亚)
  1962  Len Woodward(澳大利亚)
  1963  Hsieh Yung-yo(中华台北)
  1964  Hsieh Yung-yo(中华台北)
  1965  Peter Thomson(澳大利亚)
  1966  Frank Philips(澳大利亚)
  1967  Peter Thomson(澳大利亚)
  1968  Randall Vines(澳大利亚)
  1969  Teruo Sugihara(日本)
  1970  Isao Katsumata(日本)
  1971  Orville Moody(美国)
  1972  Walter Godfrey(新西兰)
  1973  Frank Philips(澳大利亚)
  1974  Lu Liang-huan(中华台北)
  1975  Hsieh Yung-yo(中华台北)
  1976  Ho Ming-chung(中华台北)
  1977  Hsieh Min-name(中华台北)
  1978  Hsieh Yung-yo(中华台北)
  1979  Greg NOrman(澳大利亚)
  1980  Kuo Chi-hsiung(中华台北)
  1981  Chen Tze-ming(中华台北)
  1982  Kurt Cox(美国)
  1983  Greg NOrman(澳大利亚)
  1984  Bill Brask(美国)
  1985  Mark Aebli(美国)
  1999  Patrik Sjoland(瑞典)
  2000  Simon Dyson(英格兰)
  2001  Jose Maria Olazabal(西班牙)
  2002  Fredrik Jacobson(瑞典)
  2003  Padraig Harrington(爱尔兰)
  2004  Miguel Angel Jimenez(西班牙)
  2005  Colin Montgomerie(苏格兰)
  2006  Jose Manuel Lara(西班牙)
  2007  Miguel Angel Jimenez(西班牙)
  2008  Lin Wen-tang(中华台北)
  2009  Gregory Bourdy(法国)
  2010  Ian Poulter(英格兰)
  2023  本·坎贝尔(新西兰)
(2023年11月12日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