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尼日尔国旗

标签:
历史 |
博尔努帝国(700-1380)
加奈姆-博尔努帝国(Kanem–Bornu
Empire)是位于非洲的古国,包括现在的乍得湖盆地、利比亚南部费赞、尼日尔东部,往西扩张至今尼日利亚东北博尔诺州。11世纪,加奈姆帝国改信伊斯兰教。14世纪赛法瓦王朝内乱,国王和他的支持者逃到博尔努。加奈姆帝国瓦解,博尔努帝国建立。帝国奴隶与盐巴、牲畜贸易繁荣。伊德里斯三世·阿劳马皇帝(Mai
Idris
Aluma,c.1571-1603)时博尔努帝国极盛,当时,奥斯曼帝国派遣二百人使节团到首都纳札加姆访问。阿劳马进行伊斯兰教法律与行政改革,修建了许多清真寺,也曾到麦加朝觐。1851年德国探险家海因里希·巴尔特(Heinrich
Barth)在当地发现了阿拉伯文撰写的编年史,记载从10世纪到19世纪初的六十九位君王事迹。

法属西非(1897-1902)
塞内冈比亚和尼日尔(1902-1904)
上塞内加尔和尼日尔(1904-1921)
法属尼日尔(1922-1960)
19世纪,英国和德国探险家相继进入尼日尔地区。20世纪前后,法国开始逐步占领尼日尔并设立军管地,沙漠的图阿雷格人于1922年最后屈服,1940年代列入法属西非。1946年,法国宪法给予殖民地的部分权力下放。
1956年7月23日,一个对于海外领地进行修改的法案提出,并于1957年初由法国议会通过实施。自1958年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开始,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的殖民地给予拥有在法兰西共同体的席位。12月16日,由尼日尔进步党领导的法兰西联合非洲赢得选举胜利,获得60席中的54席。18日,尼日尔选择建立一个在法兰西共同体中的共和国。这一天被定为共和国日。

尼日尔共和国(1960至今)
尼日尔是世界上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不说别的,大学就两所,其中一所还是宗教大学。不过尼日尔矿藏很丰富,黄金、铀矿、磷酸盐出产丰富。国旗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一橙色圆轮。橙色象征撒哈拉沙漠;白色象征纯洁;绿色代表美丽富饶的土地,也象征博爱和希望。圆轮象征太阳,还象征尼日尔人民为保护自己的权力而不惜牺牲的愿望。

尼日尔军旗

尼日尔宪兵部队旗帜

尼日尔警察旗帜
(2023年9月7日夜)
(2023年9月7日夜)
前一篇:一日一城一徽章:圣多明各
后一篇:国际足坛五花大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