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乍得国旗

标签:
历史 |
加奈姆帝国(700-1380)

博尔努帝国(1380-1893)
加奈姆-博尔努帝国(Kanem-Bornu
Empire)是位于非洲的古国,国土包括现今的利比亚、乍得和尼日利亚。加奈姆帝国包括现在的乍得湖盆地、利比亚南部费赞、尼日尔东部,往西扩张至今尼日利亚东北博尔诺州。11世纪,加奈姆帝国改信伊斯兰教。14世纪赛法瓦王朝内乱,国王和他的支持者逃到博尔努。加奈姆帝国瓦解,博尔努帝国建立。帝国奴隶与盐巴、牲畜贸易繁荣。伊德里斯三世·阿劳马皇帝(Mai
Idris Aluma,c.
1571-1603)时博尔努帝国极盛,当时,奥斯曼帝国派遣二百人使节团到首都纳札加姆访问。阿劳马进行伊斯兰教法律与行政改革,修建了许多清真寺,也曾到麦加朝觐。1851年德国探险家海因里希·巴尔特(Heinrich
Barth)在当地发现了阿拉伯文撰写的编年史,记载从10世纪到19世纪初的69位君王事迹。

法属乍得国家和保护国军事领地(1900-1960)

Pierre-Olivier
Lapie的乍得总督旗帜
法属赤道非洲(法语:Afrique Équatoriale
Française,简称AEF)是1910年到1959年期间法国在非洲中部的殖民地联邦政权。疆域范围从刚果河向北延伸到撒哈拉沙漠。主要包括四部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加蓬、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和乍得。总督设在布拉柴维尔。

乍得共和国(1960至今)
我真没偷懒,乍得国旗就是和罗马尼亚国旗一样一样的,除了蓝色有点深。蓝色象征蓝天、希望和生活,还代表该国的南部;黄色象征阳光,以及该国的北部;红色象征进步、团结和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乍得这个国家也挺苦的,号称是“非洲的死亡心脏”,因为远离大海,境内大部分是沙漠,而且国家经济极不发达,人类发展指数倒数第三,全国电力覆盖率仅仅为2%,原因不是恶劣的环境而是内战。不过随着石油的发现,有望实现国家发展(世界银行为乍得提供贷款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把80%的石油收入投放到乍得的发展计划中)。
(2023年8月10日夜)
前一篇:一日一城一徽章:拉各斯
后一篇:一日一城一徽章:明尼阿波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