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东帝汶国旗

标签:
历史 |
葡属帝汶(1935-1975)
在1935年前,葡属帝汶挂的是葡萄牙国旗。1935年开始使用这面旗帜,就是在葡萄牙国旗上加上了帝汶的徽章。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1975-1976)
葡萄牙政府于1974年开始实行非殖民化,放弃海外殖民地,导致世界各葡属殖民地纷纷脱离葡萄牙统治而独立。东帝汶于1975年11月28日从葡萄牙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但在9天之后马上就被印尼入侵并占领,1976年7月印尼宣布东帝汶成为其一个省。

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占领时期(1976-1999)
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占领时期(葡萄牙语:Ocupação de
Timor-Leste pela Indonésia;印尼语:Pendudukan Indonesia di Timor
Timur,或称印尼占东帝汶时期),指由1975年12月至1999年10月,印度尼西亚对东帝汶实施的军事占领与实际统治。

联合国驻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1999-2002)
1999年8月30日,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东帝汶全境举行独立公投,绝大多数的东帝汶人投票同意从印尼独立。10月25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272号决议,在东帝汶境内设立“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在过渡期间执行地方管理以及立法和行政权力。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正式独立,过渡行政当局将政权移交给新成立的东帝汶政府。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2002至今)
2002年5月20日零时,东帝汶正式恢复独立,国名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成为国际公认的一个独立国家。国旗以红色为背景,代表东帝汶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左侧有两个互相重叠的三角形,一个是黑色的,代表必须击倒愚民政策;而另一个就是黄色的,代表东帝汶曾被葡萄牙、印尼等国殖民统治过的痕迹。面积较小的黑色三角形的中心有一颗指向国旗左上角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和平以及引导着独立自由的光芒。(2023年6月12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