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约旦国旗

标签:
历史 |
塔努希德联盟旗帜(196-1110)
塔努希德(阿拉伯语:)又叫Tanukh(阿拉伯语:)或Ban
Tankh(
)是阿拉伯部落的联盟,有时被称为撒拉逊人。公元2世纪,他们首先在阿拉伯北部和叙利亚南部崛起。在最著名的统治者玛维亚女王时期,他们的主要基地在阿勒颇。在8世纪和9世纪,Tanukhid的据点是Qinnasrin和Maarat
al-Numan等城市。
伽珊尼德王朝旗帜(220-638)
伽珊尼德(阿拉伯语:;al-Ghassinah,也译作伽珊王国)是一个阿拉伯王国,由来自也门的Azd部落的后裔所建立。他们在公元3世纪早期就移居到了黎凡特地区,有的与希腊化的基督教社区合并,并改宗为基督教。
阿拉伯-英国联合军事机构旗帜(1917-1920)
这面旗帜也就是所谓阿拉伯大起义的旗帜。
阿拉伯叙利亚王国(1920)
阿拉伯叙利亚王国是中东一个短暂存在的政权。叙利亚王国以费萨尔为国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奥斯曼帝国衰落的背景下依托英国支持而建立,其目标是在大叙利亚地区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王国并未有效控制所有领土,加之当地人与法国、英国矛盾激化,叙利亚最终由法国和英国占领。
外约旦酋长国(1921-1928)
1921年,哈希姆家族的阿卜杜拉王子获英国委任外约旦酋长之位,于4月11日成为外约旦埃米尔,开始了外约旦酋长国,实为英国保护国。
约旦哈希姆王国(1928-1939)
1928年启用了这面国旗。1946年1月17日,英国外交大臣在联合国发表演说,强调英国政府将在不久使外约旦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946年5月22日,伦敦条约签署,外约旦获得完全独立,国名“外约旦哈希姆王国”,阿卜杜拉于5月25日宣布自己为外约旦国王。1950年,外约旦更名“约旦哈希姆王国”。
约旦哈希姆王国(1995至今)
1939年12月22日约旦对国旗作出修改,增加了国旗左侧红色三角形的面积。源于阿拉伯大起义,由泛阿拉伯颜色:红
、绿、黑、白组成。红色为一三角形在左方,其余三色呈横条,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角形中间有一白七角星,是《古兰经》首章开端的七节。
(2023年5月24日夜)
前一篇:历史上的以色列国旗
后一篇:一日一城一徽章:塔兰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