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城一徽章:比什凯克

标签:
历史 |
比什凯克的徽章是官方标志,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意义和发展历程。现在使用的徽章于1994年获得批准。徽章主体是蓝色,形状是堡垒的矩形轮廓,在代表山脉的白色折线下方,用大写的字母写着城市名字“比什凯克”,在它们上方有一个斜放的白色正方形,上面的蓝色圆圈中有一只白色的雪豹。皮什佩克起源于堡垒,象征着行政权力的力量。雪豹是勇气、意志、耐力的象征,是吉尔吉斯人的古老图腾之一。刻有雪豹的圆形和方形,根据古吉尔吉斯人的完整观念,寓意时间(圆)和空间(方)的统一。此外,广场内的圆圈象征着人类、文化、生态和经济四种价值。

1908年,比什凯克才拥有自己的徽章,徽章是盾徽,外围是两个金色的麦穗和亚历山大丝带缠绕而成。盾徽的顶部是一座三座塔楼的壁冠,是俄罗斯帝国境内县城的标志。盾牌的左上角是七河洲的标志。蓝色盾牌中间是白色条纹,中间的三个犁是——农业的象征,上下两只金色蜜蜂代表着辛勤工作。

1926年,比什凯克更名为伏龙芝,1978年9月22日通过了新的徽章,徽章由Frunzegorproekt员工G.
Mulyavin和A.
Sogonov创作,并在建市100周年公开比赛中获胜。徽章中央为圆形饰物,象征着吉尔吉斯的民间文化。外围由绿叶包围,体现了绿化在花园城市中的重要性。树叶从齿轮中升起,象征着城市的工业发展。装饰品上方有搅拌马奶的棍子的图像——bishkek,象征着这座城市的旧名。上面是山脉的白色山峰和城市的名字“Фрунзе”。

1991年,伏龙芝市更名为比什凯克,“Фрунзе”字样被“Бишкек”取代。

比什凯克天际线

伏龙芝的雕像

比什凯克市政厅

比什凯克歌剧院
比什凯克(柯尔克孜语西里尔字母:Бишкек,柯尔克孜语阿拉伯字母:),吉尔吉斯共和国首都。亦是该国的政治、经济、交通、科教及文化中心。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族人自古以来对该市的称呼,其柯尔克孜语的意思是“搅拌马奶的棒子”。1878年俄国人将该地称为必茨伯克(俄语:Пишпек),1926年吉尔吉斯斯坦加入苏联,成为其中一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比什凯克亦成为此加盟共和国首府,为纪念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生的苏联和吉尔吉斯斯坦共产党军事家米哈伊尔·伏龙芝,当地政府将比什凯克改称为伏龙芝(俄语:Фрунзе)。随着吉尔吉斯斯坦于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吉尔吉斯斯坦斯坦政府于同年2月7日恢复比什凯克的地名。
(2022年6月14日夜)
后一篇:一日一城一徽章:塔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