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理4万套餐 老百姓获益了吗?

(2007-09-14 08:21:00)

    据《上海证券报》昨日报道:信息产业部披露获悉,自6月份起,各省市在电信资费套餐清理过程中,超过4万个夸大优惠、资费不透明等形式的套餐得到清理。

    信产部剑指电信套餐,实质上是厘清电信市场环境,斩断运营商过于恣肆的不当利益需求,维护消费者权益,因而是符合公共期许的善政行为。但必须看到,这种整顿只是触及运营商浅层次利益的营销手段,并未在规范电信市场上构建法治的他律框架,因而是次优和短期的行政手段。

    对此,有专家指出,“套餐的整理并不会对运营商的业绩产生冲击”。笔者也认为,如果清理套餐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好处,那么清理套餐行动的形式意义就会大于实质意义。此前的一些套餐的出台,是运营商之间资费大战的产物。而套餐从来都是只有新的竞相推出,却没有什么过时的套餐退出市场。换句话说,一些几年前甚至几个月前推出的电信资费套餐,在市场上早已无人过问,信息产业部所谓的清理超过4万资费套餐,用老百姓的话说,不过是在替电信运营商“清理垃圾”。

    说到底,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实是透明消费、公平消费。如果清理套餐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好处,那么清理套餐行动的形式意义就会大于实质意义。目前,公众普遍认为,电信部门的一些收费项目,如来电显示费、月租费、手机双向收费、漫游费、长途费等,都存在不合理收费的嫌疑,亟待有关部门去清理。

    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营销方式,部分电信运营商推出的资费套餐,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是,名目繁多的套餐不仅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资费宣传过程中夸大资费优惠幅度,模糊资费结构和使用条件等问题,扰乱了市场,这才是通信主管部门重点应该清理的。如果仅限于清理那些已经没人使用的过时套餐,看起来“成效显著”,消费者却难得实惠,到最后,不过是“好看不中用”的“数字游戏”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