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对周鸿祎说,希望他做一个好榜样。”田健对记者坦承,田健认为周鸿祎在雅虎(中国)的最后半年,在明知完不成公司指标的时候,已经决意去创业。据田健介绍,周鸿祎在2005年4月收购奇虎,开始为创业作准备,而在5~8月份,其提交了很多奇虎和雅虎的合同,有偏向奇虎的方面。
据田健称,去年五六月份雅虎(中国)和三际无限(奇虎网经营单位)以及另外一份明显和周鸿祎有关联的公司签订的合同原件,前一份最后关头被叫停,后一份合同执行了几个月后就予以停止。周鸿祎如今站在道德的高处,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同时目前早已经放弃了强制性的推广方式的3721产品,进行道德谴责是不明智的举动。
实际上,在周鸿祎还未离开雅虎时,他就从雅虎(中国)通过各种途径安排员工去奇虎工作。他还透露,周鸿祎从2005年初开始,组织了一个雅虎搜索的技术团队在公司外封闭研究论坛搜索,由技术高手李昭带队,直接向他汇报,该团队人员5月份集体离职,却未向雅虎上交任何程序代码等相关成果。据了解,李昭现在是奇虎的首席架构师,“从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奇虎使用的论坛搜索就是该封闭研究的成果。”
田健反再次强调,在周走后,网络实名已经不再采取弹出形式并允许用户卸载,网民具有了选择权,所以现在还给其冠以“流氓软件”无疑是不合适的。雅虎欢迎竞争,但IT界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合理竞争。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行业机构才有资格做此事情,“是不是流氓不由周鸿祎说了算”。不过奇虎立刻反驳让网民有自由地选择到底谁是流氓软件,安全卫士360就是让用户掌握这个权力。
据了解,媒体和业内人士对周鸿祎用自己先后创办的两个产品互相“打擂”的目的有种种猜测,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其想通过此举推出类似网络实名的新产品。但奇虎方面对此一直未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