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

标签:
李凭箜篌引教育 |
分类: 精品教案 |
http://s4/middle/3d4459aexa2e20cdf9cf3&690&690
【选修教案】
李凭箜篌引(李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描摹音乐的手法。
能力目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味、鉴赏音乐美。
㈠导语
㈡解题
㈢作者介绍:
㈤朗读
1、教师范背(配乐)(图片) 2、学生散读(配乐) 3、学生朗读(配乐) 4、齐读
㈥鉴赏诗歌
1、我们先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
时间:高秋
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讨论)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
(2)素女,又称“素娥”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皎洁的面庞也起了愁容。
(3)紫皇,天神紫皇,天上最尊贵的神。被音乐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
(5)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6)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作舞。
(7)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
(8)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9)云,空山中凝聚着,低垂着,不肯流走。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
(10)十二门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3、通过我们找到的诗中的对李凭“粉丝”们的描绘,我们的确可以体会到李凭的箜篌演奏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那么这里作者主要是用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的呢?(衬托)
4、衬托手法是从侧面落笔,通过渲染演奏的环境气氛,听众情绪变化来突出箜篌的音乐魅力,除此诗人是如何正面细致刻画音乐的呢?
昆山玉碎,向昆仑美玉碎裂的声音,
凤凰叫,像凤凰对舞唱和
芙蓉泣露,如带露荷花在哭泣
香兰笑,如兰花在欢笑
5、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6、举出运用拟声手法描摹音乐的例子:白居易的《琵琶行》
㈦小结
㈧延伸练习
1、命运交响曲
5、青藏高原
㈨作业:背诵《李凭箜篌引》
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要有耐心,不要求之过急。
【拓展阅读】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