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昌八景之东山图画

(2018-06-17 08:00:00)
标签:

东山

图画

草堂

夷陵

古寺

分类: 律之声
宜昌八景

一、东山图画
画境通幽九里湾,贤儒漫步走东山。
草坪侧畔流泉响,废翼机傍修竹闲。
苍翠奇峰腾瑞气,空濛秀色出尘寰。
夷陵处处好风景,诉尽情怀带兴攀。

宜昌八景之东山图画

宜昌八景之东山图画


东山图画
今天的东山地处宜昌城区中心地带,山峦起伏连绵蜿蜒十里,东山大道和城东大道横贯于山体两侧,铁路直通山岗始末,山间道路四通八达。古代,此山因在宜昌城东故名“东山”。“旭日曈曈上,东山霁色开”,“试看城东景,峰峦列画屏”,“桃李逢春花锦绣,竹松透月玉玲珑”,这些赞美东山的诗句,是明朝弘治年间夷陵(宜昌古称)地方官员和文人墨客要把此山用“东山图画”之辞列为“夷陵八景”之一上《夷陵州志》的理由。
“东山图画”的确立,不仅仅有自然美景的存在,也有人文底蕴的展示。山上有慈云寺、东山寺、东山草堂等名胜古迹。尤其是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朝的东山寺,坐落于“蔼蔼东山巅,悠悠图画里”(清宜昌籍学者王定安《东山寺》),位于现烈士陵园偏南,即现湖心亭北,与古白龙神井隔塘相望。寺内有揽胜楼、东山草堂、铁因庵。与江南葛道山(现磨基山)对峙。登揽胜楼,可遥望江流东去、俯看黛瓦街市,犹如图画之中,寺毁于抗战中;又从城中望东山,暮鼓晨钟,竹木苍翠;东山日出之时为景物最美,旧宜昌县府衙门门额上刻有“东山旭日”,为宜昌旧八景之首。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赞赏有加:“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夸”。农历九月九日重阳来临之日,东山成为人们登山的好去处。
明朝夷陵(宜昌)出了两位与东山有关的大官,一位是在朝廷任工部尚书的刘一儒,一位是在朝廷任吏部左侍郎的王篆。两人家均在夷陵城里,前者在锁堂街(后名尔雅街),后者在天官牌坊街(今名民主路),分别是因刘一儒清政廉洁锁堂故事和王篆得“铁御史”之称受人崇敬称其为“天官”立有牌坊而得名。刘一儒在世时,于东山山脚下修建有一座能聚会和食宿的“东山草堂”,方便到东山游玩的客人。王篆在世时,不仅为修缮东山寺写有记,并在发源于东山寺左侧的绿萝溪经会南湖之水流入长江处修有一座石桥,后人取名为天官桥,以示纪念。这两位高官逝世后,均葬于故里东山之上。虽颇有规模的这两座墓至上世纪50年代已不复存,但他们脍炙人口的美谈流传至今。 
摘抄两首古诗,以助心驰神往,领略美景:
《峡州东山》
(南宋) 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 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 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登东山寺》
(清宜昌贡生) 杨振世
信步东山上,凭高眺远村。
云连奔峡口,烟合锁荆门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