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地图、御寒衣物,只有十斤大米,一支来福枪,进入阿拉斯加荒野112之后,24岁的Chris
Mccandless做了最后一件事是给自己拍了张照片,站在公交车旁,在无垠的阿拉斯加天空下,一只手拿着他最后写下的笔记,面向镜头,另一只手则摆出勇敢的、快乐的再见姿势。
他的脸非常憔悴,几乎是皮包骨,不过从照片中看不出他在生命尽头时曾自怜——他如此年轻;如此孤独;他的身体辜负了他,他的意志使他失望。他微笑着,他的眼神无疑流露着:Chris
Mccandless如僧侣般平静地走向上帝。——《荒野生存》
很多人说他是个疯子,死掉完全是活该,他的倔强和理想主义注定要发生这样的悲剧。他把全部存款捐给牛津灾荒救济委员会,烧掉身上最后的现金,独自一人前往一无所知的领地,曾顺河漂流到墨西哥,在麦田、麦当劳打工,和流浪者、嬉皮士聚居……所有路都只有一个目的地——荒无人烟的阿拉斯加,电影版的《荒野生存》拍得细碎真实,导演西恩·潘加入了更多细腻的对白和心理变化。
影片最后,瘦弱的Chris
Mccandless冲洗干净身体,穿上衣服,艰难地钻进睡袋,心跳渐快终于停止,“在濒临死亡时,饥饿感消失了,可怕的痛苦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同一般的愉悦感,非常宁静,一种超然的纯净。”这种经历西恩·潘无法体验了,于是他思量着如果有一天,Chris
Mccandless可以懂得“想得到爱,先学会宽恕”,回到父母身边,在他们拥抱的刹那,他的父母亲,能不能感受到他曾经感受的所有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