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漫长丝路 兴教寺、陕西历史博物馆
(2008-08-23 23:29: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途盲肠 |
乔,差点忘记,这里也是唐僧的第二家园呢。
回忆之前 忘记之后
西去取经的玄奘圆寂后,遗骨由原长安东郊浐河的白鹿原迁葬于兴教寺。从西安南门出发,坐323到长安汽车站倒917,在兴教寺站下,车费分别是1元和2元,下车后并没有看到详细的路标和指示牌,只有一个岔路,路人说一直走到底就到了。
寺内游人不多,清幽古朴,倒像个被世人遗忘的清静之地。门前有位售香、蜡烛、纸钱的老妇人,一应物品都不贵,门票5元,不够正式,只是一张薄薄的收据,上面写着停车费收据。走进寺门,有位老和尚坐在树下,旁边是一摞佛香,牌子上写自觉交费,如果不从外面买,也可以交些香钱给寺里。
第一殿进香,最后以殿燃蜡和烧纸钱。从右侧依次进入,注意第二殿右侧的房间,可以领到结缘书籍,拿了两本准备送给两位参佛的朋友。走到底左转进入一个小院子就是唐僧的遗骨塔了,内有唐僧的舍利,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鸽子在上面往复飞翔,如今只有它们和大师日夜为伴了吧。
遗骨塔正对的大殿正在修缮,透过半掩的外殿大门,可以看到一部分正在吃饭的工匠,另外几个人,貌似在修复壁画,动作非常谨慎小心,而位于中间的唐僧像被布严严包裹,难睹真容。
寺庙的规模并不大,来进香的人,多半是本地村民还有自驾车,半玩儿半许愿的市区游客。转下来要比那些商业气息浓重,游人甚多的寺庙,更让人心静,只是不知道是资金有限还是人力不足,位于寺门右侧的藏经阁已经积尘厚重,大门紧锁,像是荒废很久,无人打理的样子。寺内的猫猫,大概习惯自力更生打野食,一听到麻雀的声音就全神贯注伺机而动,根本不理会也不惧怕行人,动作很是伶俐。
从旅社出发前,问了老板交通路线,见多识广的老板竟然不知道,看来的确少有人专为此耗费一上午的时间,毕竟其他景点广为人知,而大师的本愿是不是也就这样,在世人回忆之前,忘记之后,俯瞰着山下的韦村,缄默地看着日升日落。
给我一天 还你万年
从兴教寺回到南门,在旅社补充水源,去火车站勘察第二日去华山的车次和费用,被告知,每天只发一趟,早7:00发车,看来第二日要订好闹钟早起了。想买到丝路第二站天水的票,却发现售票处只卖即日起两日内的车票,不知道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政策,个人感觉会增加购票的困难程度。
坐610到博物馆下车,已是下午3点,门票不卖只送,要凭本人的有效证件领取,刚排上队伍,只见大液晶屏上显示,当日票已发完,随后各个窗口紧闭,挂着票已售完的牌子。
队伍只好散去,不甘心就这样走开,第一个反应是走到入口大门,看看有没有黄牛党倒票,然后又走到售票处外转了一圈,未果只好在最外层大门栅栏拉上前,又回到入口。
一群人跟检票处保安央求、理论、争吵,都想进去,保安被吵得没办法,打电话请示,领导上们断然否定,最后只放有当天或者第二天火车票、飞机票离开西安的人进去,但是要出示车票和身份证。
明天就去华山了,后天从华山下来估计也要下午,根本就来不及再来,再说万一又没排上呢。拿出身份证和所有的票据,抱着背包在人群中等待,又过2分钟,见无望进入,人群散去。保安拉上入口大门。
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个手拿对讲机,身穿白衬衫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像是领导上队伍中的一员,说话肯定比保安好使,而且面相仁慈,估计有戏。突然想起来看“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中,阿布常用的商务表情,我冲过去露出十分的可怜相,跟他啰嗦一堆,说没说清楚自己也不知道了,最后他手臂一挥,让跟着刚走出十米远的保安,从后门进去。
真是欣喜若狂,看来不管成不成功总要试验一下的,没准儿就改变了行走轨迹了呢,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的勇气,这是求知的力量哇。
小姐,我们班长要你的电话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求柔桑,七日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诗经·风·七月》
博物馆陈列文物众多,按照朝代、主题分为不同的馆,下午5:30分闭馆,两个小时的参观时间还是很紧迫的,其中丝绸之路的部分,有壁挂液晶电视在循环播放张骞出使西域的解说,一旁有高大的真人像伫立,佛像部分并不如小雁塔旁的西安博物馆陈列完整,倒是兵马俑和众多陶俑以及胡人俑、十二生肖陶制品、陶制镇墓兽更吸引人。
古玉部分,玉琢琼华,虽然分辨不出优劣,但还是被其光华深深吸引,瓷器多翠胜雪,并不逊色于玉器,古人的工艺和工匠们对待艺术品的态度,绝非后人能企及。
可能由于游人太多,监管人员分为正式的军人护卫以及保安两种,哨兵们站立姿态威严,神情肃穆,保安们则在将近闭馆前的一个小时互相追打嬉戏,让人很费解。
更让人困惑的是,他们居然开始和参观的女生搭讪,“小姐,我们班长要你的电话。”虽然听到了,但带着耳机,飞速离开是非之地,假装自己是个沉迷于音乐和文物的聋子。保安转移目标,奔向走在最后的一位女生,等我走出这个主题陈列馆,看到那个女生还在被纠缠不清,可怜。
乔,我终于找到比你还扯的人了,这个世界上真是无奇不有,被搭讪的女生能不能随便选件馆内陈列的文物私藏呢?如果是这样,你也不要再攒钱了,火速回来,我们空手套白眼狼吧。
2个小时的游览还是意犹未尽,无奈到了闭馆时间,被强行遣散,走在阳光下,满脑子都是刚刚看过的智慧精品,不到一天,竟真的好像行走了万年。
华山装备 细思量
走出博物馆大门左转,没多远,可以看到一个绿蚂蚁户外用品店,这家店在朱雀门附近也有分店,书院旅行自制的市内景点地图上有标记,索性进去看看,因为一直想要一条快干裤,穿着牛仔裤爬山,还是有些吃力,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山上条件怎样,若是出了一身汗,裤子湿透,晚上又无处晾晒怎么办?为了精简行囊,我就穿了一条裤子出来,打算到需要时再购买。
转了一圈,虽然打折,但最便宜的快干裤还是要100多,而且颜色并不让人心动,想想还是算了。打听下附近的大型超市,叫“好又多”,在第一个路口红绿灯左转,一直走就到了,价格并不比北京便宜,尤其是猫粮、猫罐头,居然还要贵上好几块,在西安养猫猫的人真是够辛苦。
路口有家冰激淋店,牌子上写着二层、三层、四层的分别多少钱,很奇怪,到底是什么样的冰淇淋还分层呢?激动地走过去,差点被横在路边的铁管绊倒在店门前,窗口售卖的小男生惊呆地看着我,好像我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要了个双层的,原来就是两个摞放在一起,不过也很有新意,吃得很开心,不足之处就是要快点吃,否则下层的蛋皮底会漏掉,我就差点漏了自己一身,哈哈。
再往前走,在好又多的斜对面有一家“魏家老字号凉皮”,在这里还亲眼拍到肉夹馍,从面到馍制作的全过程,真是不虚此行。
在超市转了无数圈,仔细挑选需要带上山的物品,因为背包不大,又要在山上过夜,需要背着冲锋衣,带保温杯,基本上放进这两样物品就没多少空间了,一块大的德芙巧克力、三根小的脆脆肠、一袋子萨其马、一瓶农夫山泉出品的“尖叫”饮料。这种饮料瓶盖部分很吸引人,不必直接接触瓶口,倒置后,捏挤瓶身,内部液体会像水箭一样喷出,量并不大,很适合登山时引用。没买到红牛,决定带一瓶尖叫,一瓶普通矿泉水,还有保温杯一杯热水。
本来想带一整只鸡上山,后来觉得自己有点丧心病狂,根本吃不了,万一像洪七公那样引来无数大蜈蚣就不妙了,呵呵,最后只买了一只鸡大腿和两个熟鸡蛋,还有梨子、苹果、桃子各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带了两个热贴,这是从北京带过来了,到西安后,发现市内也有很多屈臣氏的店,因为只能在这里买到,如果可以负重,又要在山上过夜,不妨多背几个。
就是买这点东西,花费将近一个半小时,因为在不停比较,不停计划哪顿吃什么,山上的东西出奇地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背些热量高、体积体重小的物品。
没完成的西线
晚上打点行囊,和前台说好第二天一早六点退房,然后山上住一晚,再预订后天的床位,订好闹钟准备睡觉。
10点左右,香港仔和台湾小奇怪回来,今天他们走西线,游的乾陵、昭陵、太子墓、茂陵、法门寺等地。往返门票加车费要200多,香港仔借了澳门人的学生证,只花了160多。
个人感觉西线有点贵,但因为没去过,究竟值不值得也不知道,只是想北京那么多陵也都没去看,再去看这些会不会有些得不偿失,而且除了老秦出不来,需要我们去看他老人家,其他的人不是早晚有一天要见面,何必急于一时呢。
晚上听台湾小奇怪说第二天要去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过来取学生证的澳门人嘲笑一番,周一闭馆的,而且要排队领票,根本没得买,小奇怪又郁闷了很久,不停在上铺吼叫:我很郁闷。呵呵,真是一个奇怪的女生。来西安之前,在北京呆了足有一个本月,哪里都不去,每天就上上网,吃吃饭,用掉1万多大元,然后跑来西安,不知道脑子里究竟有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
香港仔准备第二天爬华山,也不知道怎么走,除了火车站的游1,另外还有车可以从西安汽车站发车,7:30首班,票价30元,而游1的票价则是22元,不过准备一路爬上山的游客要提前和司机师傅说好在玉泉院下车,否则会将你拉到终点,选择坐索道上山的话,在那里还要花10元钱倒车到索道上行处。
管他呢,他们无礼在先,本来就想一个人走完丝路,不太想结交朋友,只顾蒙头大睡,养足体力了。
【记账】
0817 餐费:晚餐:4.50
交通:南门——长安汽车站1.00——兴教寺2.00——长安汽车站2.00——旅社1.00——火车站1.00——博物馆1.00——旅社1.00
门票:兴教寺 5.00
其他:
零食1.50+水3.00+冰激淋2.00+香品7.00+超市购物32.00
共计:6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