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标签:
仿古诗词 |
http://s1/mw690/3d436ea4gdc578a455420&690
别了家国哀恸,嫁了父儿辱窘。
南望怨千重,苦啼红。
但有骠姚骁勇,岂任冤沉青冢?
骚客若身同,敢胡封?
注:午读昭君词条,见有元代诗人赵介(疑是明代人)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的狗屁字句,有感而作。
1.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汉族,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先后被迫嫁给匈奴王父子,与老匈奴王生两子、与小匈奴王生两女。她嫁匈奴后迫不及待地上了一道请回归汉朝的表章,被汉帝冷淡拒绝。33岁在匈奴去世,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青山,后人称之为“青冢”。昭君是被迫入宫的,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昭君也是被迫和亲的,其《王嫱报汉元帝书》云:“南望汉关徒增怆绝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怜之”,让人读之动容。我从不赞成盲目夸大和亲的历史作用、包装昭君大义出塞的英雄行为,更鄙视捏造昭君与匈奴王父子所谓爱情的作品。昭君出塞后,汉匈的暂时和平,主因是匈奴内乱、无力扰汉。只有国弱君懦,才会牺牲弱女去贿赂强邻。你看秦皇、汉武和亲不?依我看,昭君至少有四大怨:一怨诀别家国,二怨辱嫁父子,三怨国无良将,四怨骚客乱封。这些文人也真讨厌,害昭君死了都要怨。
2.骠姚: 霍去病曾为骠姚校尉、骠骑将军。后多以“骠姚”指 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将领,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也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战神”。霍去病十九岁即率军与匈奴交战,常孤军奔袭、以少敌众,每战皆大胜,横扫大漠无敌手。到二十二岁去世前,他率军歼敌主力二十余万人,兵锋直逼瀚海(今贝加尔湖)。在他的多次猛击下,“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也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有霍去病、卫青、李广等名将的汉武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疆域辽阔、国人扬眉吐气、最不担忧外侵的时期。
3.词解:辱窘,即窘辱,指困迫凌辱。啼红,指泪中带血。骚客,指文人。身同,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
http://s5/mw690/3d436ea4gdc578a4cc2f4&690
-
2013-05-11 09:59:20
-
朋友对昭君的叙述见解,我觉得我完全同意。前几天,我在一朋友的博客里留言:中国四大美女,实是中国四大苦命女子。首先是王蔷,被命令嫁给父王与儿王,这比动物鸳鸯、天鹅等终身一夫一妻制的命运差多了!而多数国人,主要指历史文化人,还继续歌唱四大美女,好像很自傲似的。 -
-
-
你回复说:2013-05-11 21:04:51
-
谢谢先生精评!
昭君是四大美女中最受推崇(竟被封为英雄)的一个,其实也是最可怜的一个。别人苦,苦得短暂、苦在中国,她却孤死荒漠。她嫁匈奴前,至少名义上已嫁汉帝。作为一个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女子(从其上书可见),被弃嫁夷族、更改嫁继子,何其痛苦、何其不幸!真可谓:
都羡美女光鲜,谁懂美女可怜?千载流传昭君怨,多少血泪在其间!
-
-
2013-05-12 01:19:25
-
说得是!那些赞美四大美人的所谓“文人”多半是垂涎人家的美貌而已!我也曾作过一首不合平仄的七绝《悼西施》:
西子当年不遇蠡,或可平安活到老。 -
-
-
你回复说:2013-05-12 20:49:42
-
乱世怨红颜,不是嫁祸红颜,就是祸害红颜。
我最反感说昭君赛霍去病。国有霍去病,何须媚敌;国无霍去病,偷安岂久?纵牺牲一万女子慰安,对民残忍,于国何益?昭君可怜,生前惨为工具,死后还有人屡把她当工具。
谢谢赠诗精评,佳作上置。 - 丁一木
- 12月27日 16:30
- 昭君出塞论纷纷,怨重功高恰半分。
- 名将无窥胡地草,锦衣尽破汉宫春。
- 衾中侍子羞毛竖,圃内种疏羡霍君。
- 雄辩何如临古冢,琵琶一曲慰芳魂!
- 海洋之心BK 回复丁一木:好才情!怨重功高亦是一说。
- 丁一木 回复了你的评论:2013-12-28
21:31:48 [回复]
-
雪梅之争,不敢论定,故避词锋而言他,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