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琪:近十年小儿神经外科的学术发展
(2014-11-24 09:34:39)
标签:
小儿神经外科张玉琪脑肿瘤脑积水 |
在医学领域,一个学科的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⑴ 加入到国内外学术组织,⑵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文章,⑶ 有本学科的专著,⑷ 建立学科体系。针对我国的小儿神经外科,近十年有哪些成果,针对这四个要求,我们还应做些什么?
我参加了“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diatric Neurosurgery, ISPN),并有幸成为该国际学术组织的委员,我们争取到了2015年在上海举行ISPN的年会,这是中国小儿神经外科的骄傲,证明了中国小儿神经外科的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十年来,国内小儿神经外科的学术活动日益活跃。自2007年,国内每年都举办小儿神经外科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和学习班。在与国际学术交流中邀请ISPN专家,曾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多次召开小儿神经外科学习班。与许多国际著名小儿神经外科学者(如Paul Steinbok, Tadanori Tomita, Hajime Arai)建立了良好的友情。国内学者也多次参加ISPN或其他国际性小儿神经外科的学术会议,许多文章被会议采用,并在会议上作学术演讲。我也曾受邀到韩国、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做专题小儿神经外科的专题报告,让国际同行更多的了解我们国内小儿神外的最新发展,增加中国小儿神经外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小儿神经外科学科体系是指:充分调研全国小儿神经外科疾病谱,根据各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具有治疗特色和学术水平的小儿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心,使中国小儿神经外科治疗范围覆盖先天畸形(发育异常)、脑积水、脑肿瘤、颅脑创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以及功能性疾患等,解决单一医院治疗疾病谱窄的缺陷。单一儿童脑肿瘤治疗优势,或单一脑积水、先天疾病治疗优势,均不能代表中国小儿神经外科的整体学术体系或水平,学科的均衡发展是中国小儿神经外科今后要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