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1.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选材原则:P33
- 最大限度地支持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实现;
- 高度关注我国高中的教学条件和基础,立足本土;
- 课程内容强调少而精,以大概念(核心概念)构建内容框架,淡化细枝末节的要求;
-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实践;
- 适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
- 引领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2.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P34
- 知:生命观念,对生命世界现象及其运作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是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 意:科学思维,认识物质世界、争取获得高质量结果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 行:科学探究,了解和认识生命世界、回答科学问题、揭示自然规律的实践方法;
- 情:社会责任,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回应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意愿和行为。
3.生物学大概念 P34 ——必修课程由4个大概念构成其内容框架
用大概念构建课程内容框架,淡化细枝末节的内容,降低对记忆背诵的要求,强调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为主动学习留出了更多的课时,是课程内容少而精的保障。
- 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概念2: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 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 概念4: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4.教学内容要求采用了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命题式描述 P35
这样的描述可以更好地帮助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把握教学的要点和学生理解的深度,防止不必要的“拔高”或低水平的记忆背诵。这也有助于教师将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相结合,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5.生物学核心概念完成了学习进阶的研究 P35
我国基本实现了从小学1年级到高中12年级在生物学(小学体现在科学课程中)课程内容上循序渐进和连贯一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整体设计和有针对性的要求。相当于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使用了同一把尺子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