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外销黄砂产业
(2019-02-27 16:43:05)罗田外销黄砂产业
在不违反法律、政策的前提下,罗田县有一项重要产业收入,每年能带来10亿GDP值,但是,罗田县放弃了。
罗田县放弃这项收入主要是缺乏科学认识和总体筹划,并非境界高,也不合理,从国家建设大环境看,从生态利益看,这样的放弃有弊无利!
罗田县并不很富裕,若本县父老乡亲和本地干部意识到这样的放弃每年会让罗田县失去10亿元收入,不会支持!
希望罗田县领导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形成新的共识,对这项益国、益民、益罗田、益生态、益后代的重要产业予以足够重视。
重要资源
罗田县有哪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价值较高、便于开采、产品为我国多项建设工程所必需?
巴河黄砂能入选!
巴河是长江中游左岸支流,发源于大别山,长151公里,流域面积365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大,黄砂资源丰富。
石英砂是最优质的建筑用砂!巴河流域基本是基岩为花岗岩的丘陵山区,无平原,河道中的黄砂主要是石英砂,硬度很大,粒径适中,品质上佳,在上海、南通、常州、武汉等长江沿岸城市建筑市场享有盛誉,售价偏高。
学术界视巴河黄砂为我国建筑用砂中的极品,不少专家在论文中常引以为例。
我国石灰岩地区总面积极大,仅出露面积就达到130万平方公里,石灰岩地区河道沙砾中石英砂含量相对较低。
我国大东部地区平原面积不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总面积即达到85万平方公里,平原河道沉积物中泥质成分高,细沙多,中粗石英砂含量低。
由此可见,巴河黄砂资源在我们国家弥足珍贵。
巴河有102公里河段位于罗田县及上游麻城市张家畈镇和木子店镇(超过全长2/3),下游16公里河段位于黄州区,此段河道储积的黄砂已基本采空,
这是罗田县发展地方经济、拓增就业岗位、提升GDP值可以利用的自然财富。
曾经禁采
长江流域年消耗黄砂10亿吨,长江河流年生成黄砂不足2亿吨,黄砂成为了匮乏性自然资源。
在我国,长江流域优质黄砂资源本来最为丰富,因长时期大规模采挖,大部分长江支流容易采运的黄砂资源已经不足,甚至濒临枯竭,不少私营采砂船盗挖桥墩、堤坝、有良田村庄的沙洲附近的黄砂,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常被河道管理部门严厉处罚,一些采砂船便进入长江干道采砂。
长江干道采砂本来有利于长江防洪和长江深水航运,但私营采砂船不科学、不规范采砂方式能产生很多严重后果,不仅会影响长江航运,还会激发、加强长江主泓的汛期破坏力,在多雨年份可导致长江主泓对堤防系统、港口设施产生强烈破坏,甚至可导致长江大堤溃决,引发重大灾害。
国家一度在长江中下游全线禁采江沙,后因多方强烈反对(国家建设形成的黄砂供给缺口过大),改为部分江段禁采。
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在本地河道实行禁采政策的原因。
近些年来,巴河亦实行了禁采政策。
巴河之所以也被实施禁采政策,除上述原因外,还涉及一个重大安全隐患,后有阐述。
已经解禁
2018年12月14日,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全市黄砂生产经营运输管理的意见》,提出要对黄冈全市黄砂经营管理实行“六统一联”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设点,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统一稽查,统一车型,联合执法,要求各县区组建国营黄砂公司,依法、规范、有序开发利用黄砂资源。
《意见》明确将巴河水系涵盖其中,意味着巴河采砂活动解禁了。
巴河黄砂主要产生于罗田县,可是,罗田县因位于巴河中上游,挖砂船、运砂船难以抵达,至今未能建立先进的黄砂外销机制,也没致力发展外销黄砂产业。
位于巴河下游的浠水县巴河镇、黄冈市黄州区借区位之利,长时期大规模采挖巴河黄砂,外销黄砂产业十分发达,挖砂船、运砂船总数量总吨位很大,滋生了很多富裕的砂老板,两地黄砂税费收入不菲,高峰时期,仅浠水县黄砂年财政收入就达到了1.5亿(此数据由内部人员查询,真实可靠)!
每年汛期,都有巨量的罗田黄砂被河水沿巴河干道冲向下游!这等同于将罗田境内巴河河道上的“真金白银”冲上下游!
没办法,此乃自然机制。
浠水巴河镇、黄冈市黄州区及团风县沿河乡镇并不是仅仅采挖汛期河水冲下的罗田黄砂,还将巴河下游河道挖出了一个18公里长、数百米宽、枯水期深达十几米的“巨坑”!
当然,这个“巨坑”中的黄砂也主要来源于罗田县境内。
罗田黄砂,顺水而下,富了他人,穷了自己,气人不?
因此,曾有罗田县领导“发狠”地说:“真想筑道大坝,把罗田黄砂拦住!”
我很理解和尊重这位领导,因为我看见了他那颗维护罗田利益的心。
建混凝土大坝是不可能的。
因多种现实原因,目前,在巴河干流,这样的大坝工程获批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用温泉湖项目代替大坝,也能将罗田黄砂全部拦住。
温泉湖是我为罗田旅游镇三里畈镇设计的景观湖,位于罗田县境南端,即三里畈镇区面对的宽阔巴河河道,长度超过6公里,宽处超过550米,湖面超过2.5平方公里,上游、下游河道均较窄,巴河水进入宽阔的温泉湖后必然流速减缓,携沙力减弱,从上游河道冲下来的罗田优质黄砂势必沉积于温泉湖中,基本不会被冲向下游。
温泉湖就是一个吸纳巴河中上游黄砂的“大口袋”!
只要罗田县在以温泉湖为中心的巴河河道发展先进的外销黄砂产业,不会再有罗田黄砂向下游流失。
罗田黄砂可以通过浅底船从水路运往下游壅水河道(即前面所说的“巨坑”),再用大吨位船运往沿江大城市,转运成本更低,不占用公路设施,不损害沿河硬化路面,因而,罗田县创立的外销黄砂产业模式,在我国是先进的。
罗田黄砂年外销量可达1500万吨,在沿江大城市销售价可达90元/吨(黄陂黄砂品质远逊于巴河黄砂,市价高达100元/吨,虽此高价源自滠河禁采政策,但我国很多地方黄砂市价也达到了100元/吨,而品质逊于巴河黄砂的人工砂价格能达到150元/吨的骇人高价),除去采挖、运输、营销成本,罗田黄砂产业年增加值可达10亿元!
实际过程中,年输出黄砂量可适度减少,以河道采石加工出的商品石料替代,同样能实现每年10亿元的增加值。
三里畈镇有高品质温泉,存在成为旅游名镇的天赋条件,但镇内无名山大川,无历史古迹,自然景观很普通,难以吸引数量较多的外市、外省游客。
将镇区面对的巴河河道挖深,一年之内可形成水面宽广、常年碧水充盈的美丽人工湖,配以其他措施(《丽乡镇》有阐述),黛山丽水相映衬,三里畈镇区自然景观将得到显著优化。
北京昆明湖面积2平方公里,九江甘棠湖0.7平方公里,济南大明湖0.58平方公里,扬州瘦西湖0.47平方公里,这些湖在我国都非常著名。
可见,三里畈镇2.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面积不小。
我国很多地方营造人工湖景观耗费了巨额财政资金,如浠水月湖(水面仅0.7公里)耗资2亿,西安昆明池(已形成的水面约10平方公里)耗资百亿!
三里畈镇温泉湖不仅不需要耗费财政资金,每年还能给罗田带来10亿元GDP值!
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都制定了河道管理条例,我国河道被管制,不是人们想挖人工湖就能挖的!巴河黄砂资源丰富,但市水利局将制定采砂配额,允许罗田县采多少,罗田县才能采多少!
这不是我们的障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湖北省河道管理条例》都没禁止在河道上营造人工湖,都没禁止河道采砂。
事实上,我国很多河流都通过建造橡胶坝、垒石坝、漫水坝、混凝土坝在穿城河段形成了人工湖景观(英山东河、罗田义水河、浠河、举水河、倒水河、滠河皆如此,在我国大东部地区十分普遍),只是景观效果远不能与罗田县温泉湖相比!罗田温泉湖不需要建设橡胶坝等任何形式的水坝,理念要先进很多。
巴河规划、巴河禁采政策及可能出现的采砂配额方案由黄冈市水利局制定。
我们应该尊重市水利局,但我们有足够理由赢得市水利局的理解和支持。
1.重大隐患未除
巴河禁采黄砂的最主要原因,是采砂活动能导致京九铁路巴河特大桥垮塌。
大规模河道采砂作业能降低河床(巴河下游河床已因此下沉十几米),导致跨河大桥桥墩基础虚空,本应埋在河道砂砾中的桥墩承台高悬,承台下的混凝土桩基出露,形成跨河大桥可能被洪水冲垮的重大安全隐患。
2002年6月9日,西安灞河铁路大桥轰然倒塌,陇海铁路大动脉中断瘫痪,经专家论证,直接原因就是大桥下游长期采砂导致河床下沉所致!
2003年2月26日,桥龄仅7年的京九铁路巴河特大桥出现重大险情,23号桥墩承台桩基被河水严重冲刷,露出水面6米,桥面摇晃,铁路局长郭敏捷接险情报告后迅速带几十名技术人员连夜赶到,判断桥墩桩基随时可能位移断裂致铁路大桥垮塌,铁道部当即发出指令要求过往列车低速通行,黄冈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紧急抢险,湖北军区某舟桥旅火速驰援,4000军民经四天三夜连续奋战才将险情控制!
这才是巴河禁采黄砂的真正原因。
但是,仅仅是禁采黄砂,并不能化解垮桥危机。
世界上绝大多数河流中下游河道的河床都是平缓的,在这种河道上建造的桥墩基础深埋于砂砾层中,很安全。旧时代巴河下游河道河床也是平缓的,长时期、大规模采砂活动发生后,出现了重大变化,巴河下游出现了18公里长的“巨坑”,巨坑底部与中游河床有着十多米的高差,之间是一个大陡坡,留不住河沙砾石,就是巴河继续禁采黄砂,汛期河水也能不断地将巴河铁路桥桥墩桩基处砂砾冲走!
当年4000军民昼夜抢险主要是加固23号桥墩及填筑周边河床,未有其它工程措施,如今河床继续下沉,比2003年春季下沉了2米以上,除23号桥墩基础较为坚固外,其它位于主泓处的桥墩承台桩基同样有可能被洪水冲垮,并且比当年危险性更高。
如今巴河采砂活动解禁,出现这一严重后果的过程肯定会缩短!
我能提供科学、安全、费用不高、权威专家认同、绝对保证效果的桥墩基础加固方案。
罗田县能完全消除这一重大隐患(极有可能不需要罗田县为此花钱)!
罗田县若消除了这一重大隐患,在巴河规划及采砂配额方案中的话语权、建议权就能相应提升。
请想想:我市既定的巴河规划与即将制订的采砂配额方案连如此重大的问题都没解决,甚至都没考虑,该不该更改?
2.未考虑黄砂资源的自然流失
市水利局规划的巴河年采砂总量若不足,会导致优质黄砂资源被汛期河水冲向长江,继而冲向东海!
若冲向长江,会与粒径小、石英砂含量偏低的江沙混合,品质会降低。
长江不少江段禁采江沙,允许采砂的江段也设置了禁止采砂的时间,因此,会有较大一部分巴河黄砂冲入东海,彻底浪费掉!
巴河下游“巨坑”与中游河床之间形成了大陡坡之后,若不采取对应措施,这样的资源损失不可避免。
河道黄砂是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我国黄砂已成匮乏性自然资源,可最优质的巴河黄砂却被巨量浪费,合理不?
3.争取被公平对待
巴河黄砂主要产生于罗田县,几十年来,下游地区靠巴河黄砂发大财,罗田县却不能获利,现在,轮也该轮到罗田县了!
市水利局等职能部门要求黄冈市黄砂统一价格。
巴河黄砂比倒水、举水、浠河、蕲河黄砂品质更优,声名更著,若硬要与此四水黄砂价格一致,就不合理了,也没显现市场经济优质优价原则!
相关地区利益均分是我们国家常用原则。倒水、蕲河优质黄砂资源不多,浠河剩余的优质黄砂资源更少,若均分采砂配额,巴河能分得的配额就不是很多,与黄冈五水优质黄砂资源实际储存量不符。
如果巴河分得配额不足,就会导致优质黄砂资源白白浪费!
如果巴河配额不足,肯定是先采挖下游黄砂,因为下游有18公里长的壅水河道,即便是枯水期也能行驶千吨级运砂船,黄砂可实行低成本水路运输,盈利率高,不损害沿河硬化公路。
由于每一年的汛期大流量河水能将巴河上中游黄砂推向下游,下游始终能够采挖到不是很少的优质黄砂,如此设置,基本就断送了罗田县优质黄砂外销之路!
甚至可以说,基本就断送了罗田县的外销黄砂产业!
这样的设置,极不公平!
4.争取被照顾
全世界60%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全世界大城市、特大城市较多坐落于沿海地区。
罗田县不仅深居内陆,远离海岸,还坐落于大别山腹地,四周皆为崇山峻岭,北部横亘着大别山主脊,仅正南方地理稍微开阔,却也是丘陵地带,并有体量不小的华桂山系相隔,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平地面积小,发展现代经济的条件相对较差,因而被划入国家级贫困县行列。
罗田县是红色老区,曾经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牺牲。
作为山区县,罗田县有理由要求被照顾。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罗田县有理由要求被照顾。
作为红色老区,罗田县有理由要求被照顾。
向领导道歉
我本以为罗田县外销黄砂产业没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在于市水利局那边不愿意公平对待罗田县,或者不愿照顾罗田县利益,与罗田县一些干部和黄砂产业人员接触后,才知道情况不是这样的。
最近,多位罗田人士明明白白告诉我:
罗田黄砂外销的障碍根本不在于市水利局!黄冈五水中,其它四水黄砂都挖得差不多了,只有巴河留下了丰富的黄砂资源,罗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革命老区,凭什么不让我们挖?市水利局怎么可能过分为难罗田县?说不过去嘛……
罗田县不发展外销黄砂产业的原因在于自己!罗田四大家领导已形成共识,要保护巴河黄砂资源,将资源留给儿孙用!巴河黄砂再值钱,罗田也不外卖!我们罗田县不稀罕这个钱……
保护巴河黄砂资源是本届县领导的主要施政纲领,已经采取多项措施严防死守……
原来如此!怪不得找过的罗田县正科级、正处级领导都不愿公开回应我。
我十分震撼,一时迷茫无措。
1.理解县领导
我国有不少县、市、区在辖区河流实施禁采政策,并不仅仅只有罗田县。
事实上,如今的罗田县并没在巴河实施禁采政策,只是禁止黄砂输出。
我应该衷心感谢县领导实施严管政策。
若巴河中上游没实施这样的严管政策,至今采砂秩序可能非常混乱,因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我想对罗田黄砂产业发挥影响的难度就会大很多。
若巴河黄砂资源也如黄冈其它四水般濒临枯竭,在这方面我就找不到发挥才能的空间。
我为此真诚地感谢罗田县领导。
2.向领导道歉
早知罗田县四大家领导已经形成“禁止本县发展外销黄砂产业”的共识,并采取了严厉措施,我就不选择罗田县了。
可是,我已经花费很大精力制作了《罗田十篇》、《天堂城》、《温泉镇》三本总体筹划书,合计27.3万字,里面的内容都经过了反复精简,基本没什么水分,基本没空洞文字,凝集了我多年心血,这真的不容易。
我不愿就这样放弃!
为此真诚地向县领导道歉。
我请求罗田县领导重视我带来的新观点新思想,形成新的黄砂产业理念,并为黄冈市乃至我们国家创建先进的黄砂产业模式。
我可以为创建先进产业模式出力。
a.黄砂是国家建设必需物资
我国是当今世界超级建筑大国,每年住宅、公共建筑、产业设施、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机场、大坝、水电站、港口设施、堤防设施的建设量不仅仅是世界第一,还远超世界第二。
黄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年需求量超过30亿吨!
将这么多黄砂筑成3米高、2.5米宽的长城,可环绕地球赤道6圈。
b.黄砂已是匮乏性自然资源
长江流域主要是山地丘陵,基岩主要为可以产生石英砂的岩石(页岩地区生成的石英砂相对较少,石灰岩地区更少),降雨量大,长江河流中的中粗黄砂资源最丰富。
当然,重庆、贵州、鄂西等地也有大面积石灰岩分布。
长江河流黄砂年生成量不足2亿吨,年消耗量超过10亿吨,黄砂已成匮乏性自然资源。
c.禁采不合理
黄砂在河流中生成,全世界使用的黄砂都是在河道中采挖的,禁止采砂,我国需要的巨量黄砂从何而来?
因为这个原因,国家曾经在长江中下游实施全线禁采政策,很快遭到多方强烈反对,政策制定机构也自觉不合理,于是改为有限禁采。
我国很多地方实施禁采政策后,出现了很多负面后果,最终不得不解禁!巴河、浠河禁采,如今解禁了,黄陂滠河就算没公开解禁,实际上也已经解禁了,——滠河上游黄砂照样被大量采挖,只不过运砂重卡被盖上帆布伪装成了长途货车,管理部门心知肚明,视若无睹,被欺骗的只是普通市民。
d.紧俏就该卖
一种合法商品在市场有需求,并且紧俏,就该卖!这才是尊重市场经济。
黄砂很值钱,但罗田县境界高,不自私,愿意将财富留给子孙后代。
这样的说法值得推敲。
若罗田县发现了高品位油气矿或金矿,罗田县能以留给儿孙的理由留住这类矿藏吗?
国家不会允许!国家建设需要这类矿藏,国家会很快将勘查机构或黄金部队派过来确定储量,将油气企业、采金企业调过来迅速开采,罗田县想留也留不住。
黄砂并不是一次性资源,无论植被多么优良,丘陵山区都会发生水土流失,都有黄砂持续生成。
石油不能再生,石油更加珍贵!可美、俄、中东、北欧等石油输出国家,哪个不是积极开发本国石油资源?哪个不是致力争夺世界市场?欧佩克哪次峰会没出现成员国争夺产量配额的激烈较量?中国是当今世界石油进口第一大国,美国虽然喜欢压制中国,但今日中国若进口美国石油少了,美国人还很不高兴哩!
是不是当今美、俄、中东等国家的人目关短浅,道德沦丧,不知将如此宝贵的自然资源留给本国子孙呢?
还真的不是。
石油的确是一次性资源,但人类可以将极为丰富的化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而人类的储能技术越来越发达,曾经离不开液体能源的轿车、大巴都能依靠先进电池长距离行驶了。
不久的将来,石油濒临枯竭了,人类社会不会崩溃,人类可使用的能源必将更丰富!使用方式必将更方便,更环保!
为何一定要将石油资源留给儿孙呢?将牛车、马车、八抬大轿、制车造轿的木料留至汽车时代,有何意义?
e.黄砂资源留不住
石油资源是能够留住的,人类不予开采就行了。
黄砂资源留不住!
为何?
水蚀山,河切谷,浪淘沙。
水是大自然的雕刻师!水引发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一层层剥蚀山体,河流依靠水力将剥离物质搬运到下游洼地,搬运到海洋,长江流域的很多湖泊(包括辽阔的云梦泽)就是这样消失的!2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这样形成的!东海西岸的造陆运动也是依靠这样的机制维持的!
在这种伟大的自然机制面前,罗田县能留住本县的高品质巴河黄砂么?
何况,巴河下游已经有了一个18公里长的“巨坑”!
更何况,长江中下游河床已经进入了持续下沉的历史性时期!
一条发源于山区的河流,假设河道储积的黄砂为2亿吨,每年产生黄砂80万吨,如果中下游河道河床平缓,人类不采砂,每年汛期沿河道冲走的黄砂约在几十万吨至百余万吨之间,总体上冲淤平衡,巴河黄砂资源量没多大变化,这便是近几百年黄河河道自然形态。
如今,因巴河下游持续几十年的大规模采砂,情形发生了重大变化。
巴河下游出现了一个18公里长的“巨坑”!“巨坑”与中游河床之间出现了一个落差十余米的大陡坡!有了这个大陡坡,每年汛期就会有更多的中上游黄砂被冲走,即使罗田县禁止外销黄砂,几十年后,史上储积的罗田巴河黄砂资源也会消失殆尽!
这些年,罗田并没大量外销黄砂,但巴河河床并未稳定,而是在持续下降。
不公平的是,巴河下游“巨坑”还是一个吸砂大口袋,会将巴河中上游黄砂全部吸纳其中,浠水巴河镇、黄冈市黄州区本来已经无砂可采,现在又能采砂并通过外销黄砂发财了!
请想想,罗田禁止外卖黄砂的地方政策,是不是专门损害本县利益,而将利益施与邻县邻区?
若是国与国之间的行为,这就会被视为“汉奸政策”!
请思考,若罗田籍干部和全县父老乡亲知道这样的情况,会怎么想?
罗田县可以设法阻止下游地区采砂(实际上不可能),这样,下游“巨坑”会逐步填满,巴河中下游河床会恢复平缓,中上游黄砂流失量就会减少。
就是罗田真有本事禁止巴河下游采砂活动,这样的情形也不会出现!因为长江江床也不再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状态。
因为人类大规模采砂,还因为大坝拦沙、退耕还林、保护天然林等原因,进入长江中下游干道的泥沙砾石量持续减少,冲淤平衡已经被打破,长江中下游江床进入了持续下沉的历史性时期!长江巴河段主泓处江床高程约为6-8米,并且在持续下沉,巴河中下游黄砂冲下,只能将“巨坑”底部填至7-9米左右的高程,而巴河中游河床高程接近或超过25米,大陡坡同样存在!
也就是说,罗田不准本县外卖黄砂,不准浠水县、团风县、黄州区在“巨坑”采砂,几十年后,史上储积的罗田优质黄砂资源照样会消失殆尽!
f.美好前景
借助温泉湖项目大力发展罗田外销黄砂产业,会较快出现美好前景!
吸砂大口袋从下游河口地区移到了罗田县境内,罗田黄砂再也不可能冲下巴河下游,冲向长江,冲向东海,今后几十年、几百年之内,罗田县的再生黄砂资源可以永远被自己掌控。
这并不是仅有利益。
·形成水运通道
载重150吨的宽体船可常年通行至河铺镇新昌河口(用收缩水道、河道采石等技术措施,可形成70公里长的水运通道,而下游便是20公里长的壅水区,即便是冬季枯水期也能行驶3千吨级货轮),能低成本输出黄砂、石料(通过全国最先进的河道采石模式,每年可输出很大量值的石料,并获得较高收益)、木材、能源林产品、矿产等罗田资源,输入煤炭、钢材、水泥、设备、黏土等外地物资。
·增加水域率
水域率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地理优质的重要参数,水域率越大,地理优势越显著。我国大陆水域率较低,罗田县水域率更低,巴河外销黄砂产业充分发展后,能形成梯级壅水河道,常年性水面积将增加10平方公里以上。
·优化景观
就如温泉湖功能类似,梯级壅水河道能优化罗田山水景观。
·生态途径的南水北调
浠河与巴河相邻,浠河已经接近梯级壅水河道形态!巴河若也形成了梯级壅水河道,我国华中地区就会有更多河流形成梯级壅水河道,使华中地区常年水面积显著增加,配以增建调节水库、提升森林覆盖率等措施,能形成最被后世推崇的生态途径的南水北调!
这意义可就大了。
…………
问题:
现在不是不提倡改变河流自然形态吗?
的确有这样的流行观念。
但是,我国水利资源全球第一,仅长江就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洁净能源——水能,长江每年可产生的发电量,能替代5亿吨煤炭!这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财富之一,全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眼红不已。
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积极开发本国水能!
我国若开发长江水能,必然对长江形态产生重大影响。
这并没有大的危害。
事实上,在地质史上,长江形态从来就不是稳定不变的。
地球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冰期,每次大冰期都有大量的水固化在高纬度地区,致海平面大幅度降低,白令海峡消失,我国大陆与台湾岛能直接相连,长江等河流下游坡降增加,江床被深切;气候变暖后,海平面回升,台湾西侧低地被海水淹没,我国东部地区海岸线大范围西进,河床又发生持续淤积,据地质钻孔勘探,长江中下游不少江段沉积层深度达到60米!
长江江床升降幅度能达到60米以上,可以想象,历史上长江形态的变化有多么巨大。
这也是巴河三里畈河段黄砂层厚度尚有十几米的地质学原因。
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科学知识,我国普通水利专家根本就不知道,更别说黄砂产业从业者和管理者了。
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下欧洲地区。
欧洲20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占比60%,居全球第一,地势相对低平,黄砂资源远不如中国丰富。
欧洲工业化、城市化时期,也在大量消耗河道黄砂,结果让欧洲重要河流都形成了梯级壅水河道,河道景观、水运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塞纳河、莱茵河、易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都成为了著名的航运河流,并有运河网相连通,其中莱茵河全长只有1230公里,年径流量只有我国长江的1/12,但57%的河段(700公里)可通行万吨海轮,而我国长江中游至今只能维持3千吨级江轮的航运水深(我国长江深水航运实际潜力远远不止,这也是《长江策》的主要策划领域之一)!莱茵河口因地势低平本来淤积极为严重,几千吨轮船都难以通过,荷兰人民通过采砂清淤,建成了吞吐量曾为世界第一的深水港口——鹿特丹港,深水区能停泊几十万吨级远洋巨轮,而我们的长江下游港口至今进入7万吨级海轮都有不小难度。
二战前的近现代欧洲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中心,引领世界潮流,凭借的可不是一点点优势。
欧洲因海陆深度穿插,水域率本就世界第一,通过采砂在内河形成梯级壅水河道后,水域率再度提升!
在欧洲,多数河流汛枯水面变化小,很少能见到大雨满河水、平时一条线的中型河流。
这种通过采砂活动改变河流形态的人类行为究竟有什么不好?
古时候,人类没有改变河流自然形态的能力,大型洪泛发生时,人类的很多农田、村庄、乡镇、城市尽成泽国,庶民淹毙无数,河流的这种自然形态难道就好么?
g.与污染不同
污染问题全世界民众都不接受,全世界官方都予以重视。
河道采砂禁令很多人不认同,很多正规企业反对,国家在长江中下游实行的全线禁采政策早已解禁,黄冈市在巴河实行的禁采政策如今也已解禁。
不能因为罗田县开发区污染问题受到上级领导惩处,罗田县就一定要禁止外销黄砂产业的发展!
h.利益冲突可化解
很多人知道黄砂产业赚钱。
罗田县发展外销黄砂产业,有可能在县内引发利益冲突,也可能与浠水、团风、黄州等县区发生利益冲突。
采用一种先进的、高智慧的运作方式,可以避免冲突发生。
尊重黄冈市领导意愿,组建新的公有制黄砂公司,是可避免冲突的先进运作方式。
i.过度禁采的后果
正因为我国有不少地方禁止河道采砂,而建筑用砂存在巨大刚需,一些地区不得不用石头制作人工砂。
石头何其硬!
将坚硬的长石、花岗岩、玄武岩、结晶度高的石灰岩从山体上采下,运往制砂工区锤破,捣碎,磨细,再从中分选出合格的“人工砂”,有着怎样的成本?难怪我国部分地区人工砂市价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65元/吨!
从哪里采石?
我国建筑业的极度兴盛,同样带动了对石料的超强需求,仅石子年需求量就不低于25亿吨!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铁路路基的需求。
为满足石子石料的巨量需求,我国很多地方不惜开山劈岭,将秀美山体炸得百孔千疮,形成了永不消失的“地球疤痕”!
仅在我的家乡县,就因采石活动留下了二十多处“地球疤痕”。
不少地区因此也在禁止开山炸石。
不开山炸石,石头何来?
没有石头,用什么制作人工砂?
我国不少地区尚有丰富的河道石英砂资源,有何理由必须开山炸石人工制砂?
人工制砂产业,堪称是当代中国最愚蠢、最狭隘、最诡异的新产业!
罗田之类的富砂地区,有什么理由让我国缺砂地区的砂供给如此为难?
j.若盖帽,帽子不小!
罗田有着全国最优质的黄砂,但不允许外卖!
其它地区因多种原因没有河道黄砂(如平原地区、石灰岩地区、黄土覆盖地区等),部分地区不得不使用成本极高的人工砂,而制作人工砂需要开山炸石,而不少地区也禁止开山炸石!在这类地区,如何维持砂供给?
硬质河卵石能制人工砂,但硬质河卵石资源有限!况且,禁采黄砂的地方,同样应该禁采河卵石,道理完全相同。
同在一个国家,没有黄砂资源的地区遇到了极大困难,罗田拥有丰富的顶级黄砂资源,却宁愿让黄砂冲进长江,冲进东海,也不愿卖给这些地区!请思考,若外界知道,大众怎么想?
经济,经济,既要经,也要济啊!
你屋有米鼠剩饭,他家无粮人吃糠!若在大饥荒年代,罗田有丰富余粮,难道宁肯将粮食浪费,也不愿卖给缺粮地区?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大数量本国同胞饿死?
与欧美地区相比,我们国家曾经很落后。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崛起,各类建设大范围展开,如今中国不少三四线城市的高层建筑、半高层建筑数量比欧洲国家一线城市还多,甚至比人家的首都还多!
这样的建设,需要巨量黄砂。
这样的需要是阶段性的,欧美国家也经历过建筑业鼎盛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结束,随着人口的基本稳定,建筑规模就逐渐缩小了,因此,在几十年后,我国建筑规模也会缩小。
近几十年,是中国最重要的建筑事业发展时期。
罗田县拥有国内顶级黄砂资源,储量丰富,为何不肯献出来支持国家建设?又不是要罗田县白白奉献,可以卖大钱啊!
莫非也像某些网民一样,将我们国家看成了“基建狂魔”?
我国多数网民从本国“基建狂魔”的绰号中感受到了气魄和自豪!
罗田县不愿支持国家建设,莫非因这一绰号引发了严重的负面情绪?
k.
罗田县外销黄砂产业(或外销砂石产业)可产生10亿元GDP值!
这样的收入大约可维持25年!
25年之后,史上储积的黄砂资源枯竭,罗田境内依然年年有黄砂生成,但资源量会缩小。
一年10个亿,25年250个亿,罗田县能不稀罕这样的收入吗?
罗田暂时还不富裕,还挂上了国家级贫困县名号,若说罗田县不稀罕这样的黄砂收入,罗田籍干部和全县父老乡亲不仅没一个人赞同,恐怕还会普遍性心生怨恨!
L.增加就业岗位
若罗田县外销黄砂产业年增加值达到10亿元,就能形成数千个收入不很低的新就业岗位。
这将为罗田人民带来福祉。
m.谁不为地方争利益?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生态有利,对民众有利,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政策,哪个当领导的不愿意为地方争利益?
这就是很多地方领导致力为任职地区争取国家交通项目(如争取铁路线、高速公路线、高铁线过境,争取车站设置于辖区境内)、产业结构调配项目、新产业扶持项目、财政支持项目、富民项目、扶贫项目的原因。
罗田境内黄砂资源是自己的,不需要罗田县领导想方设法去上级领导那里去争取,罗田县竟然自设禁令不允许本县发展外销黄砂产业,不允许本县获得重要的黄砂产业收入,道理上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