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漠视国家利益,寡信无良!
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漠视国家利益,寡信无良!
推介总体筹划书有难度
《长江策》是一部重要的总体筹划书,获多位水利专家好评,有的给予很高评价,若得以实施,能给国家带来重大利益。
何为总体筹划书?
在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下,为解决某复杂问题,在合乎法律、伦理、道德、科学原理的前提下与相关知识进行无限制链接,以期获得近似最优的方案。
因而,总体筹划需要渊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需要大体系的复杂思维。阅读《长江策》,会有明确感受。
当今世界,人类每个专业都已得到充分发展,知识量极丰,大体系的跨领域跨学科研究难度越来越高,因此留下了一些发展不完全的混合型空间,为交叉学科、复杂研究和总体筹划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譬如:我国泥沙科学研究的是自然机制,没考虑人类采砂活动对河流泥沙运动造成的深刻影响,因而,当我向泥沙专家们提出“长江流域黄砂年消耗量远大于生成量,三峡水库不应采用蓄清排浑机制,该机制造成多种重大问题”时,泥沙专家们基本都怔住了。
很显然,泥沙专家是专业思维,我是总筹思维。
再譬如:我向有关专家提出,低矮型大吨位货轮相对高大型货轮有很多优点,性价比更高,我国何至于让跨江大桥阻挡了长江的深水航运?有关专家同样怔住了!
很显然,我提出的重大问题,在我国基本未被专家们研究。
我国很多专家的总筹思维是欠缺的。
我推介《长江策》因而也遇到了很大困难,不少专家看了《长江策》之后,虽然给以明确肯定甚至高度评价,但大都表示:——《长江策》构架很大,跨领域跨学科,我研究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专业,即使我支持你,也起不了大作用,还是应该寄给领导人……
领导人则需要听取专家意见。
我从兴趣爱好、莽撞涉入,到思考、学习、考察、研究、撰写、修改《长江策》,前后耗费了近20年的时间,皆为自费!
其间之过程,真是一言难尽。
仅仅为了推介《长江策》,我行程数万公里,联系或拜访的水利专家数以百计,其中包括张勇传、郑守仁、张建云等院士,寄出的手写信花光了2×500的A4打印纸,寄出的打印版《长江策》摞在一起不比我的身高低。
如果没专家肯定,没专家赞誉,没专家给予高度评价,我可能不会如此执着。
可是,这些专家只愿意私下肯定,背地里称赞,无一人付出行动大力推介《长江策》!
我很纳闷,这些拿国家工资、花国家经费、更应该透彻研究长江的专家们,何以如此啊……
我如此长时期地“闹腾”,在妻子眼里就像是走火入魔,妻子当然受不了。
我不能静下心来创作油画,当时家里只有一处教学生画画的画室,收入不太高,我不仅没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还持续花冤枉钱!所以,后来妻子以“捍卫儿子利益”的名义禁止我动用浠水画室收入。
2014年,我在武汉的日子过得很苦,不堪回首。
2014年8月,我很偶然地进入了名为“长江科学院”的新浪博客,博主是副院长陈进,武大水院毕业,入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首批第一层人选,为享受省专项津贴的水利专家,更难得的是还在新浪建有博客,其博文清新朴质,正气凛然,显现了令我看重的思想境界。
我大喜过望!
我也有新浪博客,我可以成为陈副院长的博友。
我看了陈副院长的一些博文,积极在博文后面留言。我的见解、语言风格、文字修辞也不差,很快便引起了陈副院长的关注。
我不敢轻易让这位特殊人物帮助我。
我找过的水利专家并不少,没有给任何专家送礼或送
红包,我以为这是专家们不肯公开支持我的原因之一(请原谅,我当时的想法有些偏颇)。
在我认识的水利专家中,有著名大学教授很少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与科研上,而是经常以“水利专家”身份外出活动,十分辛苦,但收入颇丰,比学校发给的工资高多了。该教授看过我的《长江策》,对我很客气,因而我找过他多次,可总是碰到他很忙,不是即将外出,就是在外出之中,再不就是外出刚刚归来。
我问他:您这么频繁外出,教学上怎么办?
教授回答:学校有意见!学生有怨气!我哪想外出啊?
我愿意旅途劳顿啊?还不是为日子过得体面一点!其实,外面跑的很多事,想想挺没意思的……
说罢就用含蓄的眼神看着我。
我能理解他们。改革开放后,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发了大财,有的成为富翁,作为重点大学教授,有多少人自甘清贫?
鉴于此,我就不敢随便向陈副院长提出帮我推介《长江策》的“非分”要求了。
当时家里薄有积蓄,但我身上没钱,妻子不支持我为《长江策》花钱。
我自珍自重的礼物就是我的原创油画。我在武汉有几十幅肖像油画和风景油画被收藏被拍卖,有重点大学图书馆悬挂我的多幅油画作品。我年轻时,单幅油画作品就达到5位数了,现在的绘画艺术修为不是年轻时可以比的。陈副院长喜欢写作,在我的意识中,几乎所有喜欢文学写作的人都会喜欢绘画艺术,因而,送一幅原创油画给陈副院长,陈副院长会喜欢的。
为了《长江策》,我去长江上游地区实地考察过,深深被川西雄奇壮丽的自然风景所震撼!我将美丽的川西风景用油画语言表达出来,并赋予水利情怀,将其当成一件我心目中最高贵的礼物,送给了陈副院长。
画面很美,无论是造型、色彩还是意境,都很感染人,陈副院长看了,喜笑颜开,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礼物,当时还回赠了我两本他的学术著作,并留我在长江科学院内部餐厅共进午餐。
副院长寡信无良
但是,我再次深深的失望了!
陈副院长是极少数没有肯定《长江策》的水利专家之一!他不仅不愿意应我的要求推介《长江策》,甚至让我明确地感受到他不愿详读《长江策》。
我不认为这是因为我送他油画,便让他认为我只有画画的才能。我国多才多艺的研究人员多的是,“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的水彩画就画得很不错!
之前,我在他很多博文后面留下了评论,有的评论篇幅还不短,但是,他没在我博文后留下一个字的评论。
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我对他抱有最大的希望,结果也收获了最大的失望!
他仅以两本堆放在办公室中的学术著作换走了我在最艰难时期费了很长时间画出的原创油画,致使我几乎陷入绝境。他根本不思考我为何送绘画作品给他,根本不理睬我送作品前郑重对他提出的要求!
当代中国已进入信息社会,从前的畅销书作家大都难以继续赚取稿费了,整天被各类信息“轰炸”的民众已经不愿花钱购买作家们的新书了。
在中国,科学专著的读者更少。
我接触过的水利专家较多,也曾经收到某些专家惠赠的学术著作。我在半个月前给陈副院长发的短信中有过这样的文字:——您扪心自问:您是否感觉到选择较好的受者免费赠出您放在家中、办公室中的成堆学术著作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陈副院长的学术著作又是怎样的著作呢?
基本就是人类既有知识和既有学术成果的系统摘录!根本就没有创新性学术思想!根本就没有属于他的重大科研成果!说实话,一个查寻资料能力强、拥有创造性思维的在校硕士生或博士生,拿出同类作品的水准未必比他低(我确定这不是我一个人对他著作的评价)。
我送《川西风景》给他前,明明白白地用郑重语气提出了请求他帮我推介《长江策》的要求,我说过我有几十幅油画作品被收藏被拍卖,说过创作一幅油画需要较长时间,这世界基本没人愿意将自己的油画作品赠与别人!
他在内心里不愿推介《长江策》,也没打算详读《长江策》,他怎么就能坦然地接受我的《川西风景》呢?
很快,他向我表达了“以河流自然形态为美”的个人思想,正式拒绝了我提出的请他推介《长江策》的要求。
他没有提出退还《川西风景》,理由可能为《川西风景》是我赠送给他的,他回赠了两本书,扯平了。
几天后,我身上完全断了钱。
我发短信告诉了他我的困境,向他提出希望借我一点钱帮我度过燃眉之急,数额可以是他认为的《川西风景》市场价值的零头,但陈副院长不再理睬我了!
陈副院长的行为让我感到震惊!
差点殉道
他是压垮我精神殿堂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块石头!
我当时的心彻底地冷了!产生了以生命为代价控诉自私自利的中国水利专家并推出《长江策》的念头。
9月中旬,我回浠水与妻子吵了一架,强行拿走了家里的两千元现金,返回武汉,给湖北水利研究院、武大水院、河海大学、长江委、水利部等十家水利职能部门和科研单位暨多家媒体负责人发去了特快专递,寄去了打印版《长江策》、呼吁书和手写信,要求他们于2014年10月8日上午到宜昌某单位参与《长江策》评审会,届时若没有与会者出现,我就跳三峡水库殉公益!
…………
在中国,“跳三峡水库自杀”的绝望呐喊不足以召集评审《长江策》的多方会议,反而,这种不理智的极端行为让相关方面将《长江策》作者大大看轻了。
大约在9月29日,武昌公安分局出动两批警力,分别找到我在武汉的暂居地和我的家乡浠水县城,到处找我的亲友劝慰我,并亲自找我谈话,好言好语“开导我”,闹得流言四起,那阵式,让我恨无地缝可钻,感觉比死还难受。
假如我提前去宜昌,就不是这个结局!我这种人,在亲友面前是不会坚定履行自杀计划的。
之后两年多,我再也没动推介《长江策》的念头了。
滴血未凝
自杀未遂后,妻子有更多、更好的理由控制家庭收入,因为她不仅在“捍卫儿子利益”,还在“保卫我的生命”!儿子和亲戚自然也坚定地站在了她的一边。妻子在浠水又增建了一处画室,家里收入增加了,日子过得舒服,生活很稳定,她不给钱我外出“闹腾”,是怕我外出受苦,一不小心命也会丢掉。
我很痛苦。我感觉在认识我的人眼里,我成了一个“寻死放泼”的人,不再受人尊敬。
组织宜昌评审会未遂之后,我忧郁寡欢,少有笑颜。当学生面我尽量显得平静,但离开学生,我的心似乎一直在滴血。
我不敢再与水利专家接触了!
很显然,这是心理问题,中国水利专家中一定存在让我尊重敬仰的人。

加载中…